1000多斤假盐流入广西市场不懂你受害没?

财经问答 阅读 129 2024-12-10 13:50:56

你知道世界上最需要的美味是什么吗?

盐!

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盐

如果长期吃不到盐或吃到假盐

不用日报哥提醒大家都知道其危害

最近在广西

就有黑心老板动起歪脑筋!

竟生产、贩卖3000多公斤假冒碘盐

其中884.94公斤已经流入市场

赶紧提醒你身边的人

当心祸从口入

网络配图

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有人竟在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生产、贩卖3000多千克假冒碘盐,这些“碘盐”,亚铁氯化钾含量超标、碘含量为零!

9月17日,百色市中院开庭审理马某江等人销售假冒碘盐民事公益诉讼案。

2016年年初,马某江为牟取暴利,到平果县了解假盐销售行情,并在该地生产、贩卖假冒食盐。

马某江向昆明的“老余”,购买制造加工假盐的原料——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及假冒“桂山”牌海藻碘盐包装袋。

他使用假冒的身份证,在平果县城租下两处民房作为仓库,伙同老乡杨某君共同制造、加工假冒“桂山”牌海藻碘盐。

最后,将假盐出售给方某辉、梁某海、何某明等人分销。

网络配图

经查,二人生产加工的假盐数量达3543.63千克。其中,流入市场约884.94千克。

涉案食盐经检验,亚铁氯化钾含量超标、碘含量为零,为不合格碘盐,长期食用缺碘食盐,对人体健康将造成危害。

网络配图

2017年,平果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马某江、杨某君、方某辉、何某明等人生产、销售假冒碘盐的行为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根据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级别管辖的规定,将线索移送百色市检察院审查。

检察机关认为,马某江、杨某君二人既没食盐生产资质,也无食盐批发资质,其行为违反食盐专营的管理法规,构成产品生产的侵权责任。

何某明、方某辉、梁某海等人作为中间分销环节,参与假盐中间转售及末端销售,该行为均构成了产品销售侵权责任。

网络配图

为此,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请求判决马某江与杨某君,对流入消费领域的884.94千克假冒碘盐,承担连带的召回责任。

韦某高等5被告,在其各自售出假盐数量的范围内,承担通知回收假盐的责任。

马某江、杨某君等11被告,单独或共同在平果县的县级主要媒体上,对其侵害消费领域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赔礼道歉。

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无良商家见利忘义

令人防不胜防

我们只有自己多提防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下面日报哥来教你

如何鉴别假盐

↓↓↓

从包装外表看:

假碘盐的包装袋质地较次,颜色比较鲜艳。造假者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如果让消费者挑选的话,他们选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从封边锯齿看:

假碘盐袋子锯齿棱角分明,切割比较明显。另外,真碘盐袋子封边比较正规,两头封边宽度相等,但假碘盐袋子往往会一端长出一些。

从防伪标识看:

真碘盐袋子上的标识都工工整整地贴在同一个位置,而假碘盐袋子上的标识粘贴的明显不规范。

从化学角度看:

在新切开的新鲜地瓜或马铃薯上抹撒食盐,切面变蓝是加碘食盐,否则是假冒品。

从包装袋的两侧看:

真盐包装袋的两侧是圆滑的,没有折线,而假盐有明显折线。

来源 | 综合南宁头条、百色市中院、余江在线

编辑 | 梁笑天

责编 | 唐莉莉

值班主任 | 晏彦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高档隔热隔音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1000多个岗位有编制、待遇好湖南这些事业单位招人啦 下一篇: 1007 通知|省委省政府环境环保第四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1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