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箱新西兰冻羊肉,在武汉的51天里经历了什么

币圈百科 阅读 129 2024-12-10 14:27:43

8月5日上午,一辆装载1352箱新西兰冻羊肉的集装箱卡车,缓缓驶出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公司冷库。

这批进口羊肉的目的地是洪山区一个冷链食品市场,之后将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

望着这辆集装箱卡车远去,32岁的阳逻保税园公司冷库保管员陈乙多心生感慨。

这批总重26.7吨的羊肉从安全入库到安全出库,经历了51天。陈乙多和同事为此付出的努力,历历在目。

入库

送货司机不离开驾驶室,货车车轮、门把手等全面消毒

6月15日

这批从新西兰奥克兰港

登船的进口冻羊肉

经上海港中转后抵达阳逻港

报关后进入

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冷链区

从阳逻港到保税园冷库

货车经过一个卡口

这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货车抵达后

卡口值班工作人员

引导司乘人员测温、扫码

并进行身份登记

行程码显示

司机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后

两名身着防护服的园区工作人员

使用消杀设备

对货车车轮、门把手等

1米以下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

一系列流程后

车辆被允许进入冷链园区

在冷链园区停车场

仓库管理员检查该批货物的

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核酸检测报告单、货物消毒证明

等手续齐全后

开始办理入库手续

装卸过程中

司机不得下车

所有操作由身着防护服的

工作人员完成

一盒盒冻羊肉被搬到

消毒、采样区域

进行核酸采样和消毒作业

按照规定

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做到

采样全覆盖

样本全检测

包装全消杀

即“件件检,件件消”

守库

从仓库到隔离酒店,6名仓库工作人员每天“两点一线”

国产货物和进口货物严格分区

严禁同库混装

在冷库里“居住”的这段时间

这批冻羊肉经历

一系列严格“管理”

在货物进入冷库之前

保管员会采用常用的

熏蒸式消毒机器进行消杀

库内穿堂区域、查验平台区域

每天由仓库清洁人员

早晚各消杀1次

冷库外围区域、停车场区域

每周3次消杀

冷库按照“红区”的管理要求

对保管员进行

“红区”人员闭合式管理

“我们6个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

每7天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保管员陈乙多每天“两点一线”

在冷库上班

下班后由“专车”送到隔离酒店

“中途不能下车,

一天三餐由公司配送到冷库。”

出库

张贴“鄂冷链”追溯码,每一箱羊肉都有“电子身份证”

8月4日上午

陈乙多接到业务部门通知

这批冻羊肉准备出库

身着防护服的新洲区专业卫生人员

再次对这批羊肉进行核酸检测

并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收到核酸检测报告后

叉车司机把货物转移到

穿堂理货区域

搬运工在每箱羊肉的外包装上

都张贴“鄂冷链”追溯码

——这批羊肉的“电子身份证”

去年12月开始,武汉市率先使用湖北省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平台,实行“鄂冷链”追溯码,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实现了货、库、车、人全环节的精准管理,避免大海捞针式排查。

消费者购买时

通过手机微信或支付宝

扫一扫小程序“鄂冷链”码

就能获取进口冷链食品“身份证”信息

以及其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和物信息

进口冷链货物运出冷库前

必须拥有合法的

“三证明一报告一码”

即海关检疫证明

通关证明、消毒证明

核酸检测报告和“鄂冷链”码

8月5日上午

办齐手续的羊肉开始出库

搬运工将羊肉搬上冷链集装箱卡车

两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再次对货车车轮、门把手等

1米以下部位进行消杀

整个搬运消杀过程中

前来接货的司机和业务人员

进入园区后

不允许下车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皮莉

来源: 长江日报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1341元一晚的酒店降到735元淄博又上热搜,这次是“劝退” 下一篇: 135万个就业岗位 巴中举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