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雕塑系
张伟
雕塑系主任
寄 语
2021雕塑系研究生毕业展
不用纠结展览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用在意展线是2米还是3米,艺术创作本该不受时间、空间和展陈方式的影响。
回顾过去一年的不同寻常,我们似乎该庆幸可以正常展出了,可我们再回顾几年前的正常,我们还是会遗憾今年的不同寻常。
放眼世界,每一个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又如此的顽强,每一个个体是如此的强大而又如此的渺小。
当我们感叹命运难测之时,也许命运正在眷顾你,因为你是特殊的,你是不同寻常的。
每一件作品的命运也如此。
作为艺术家,你就是作品的上帝。
被你们的作品感动!
为你们创造的世界喝彩!
雕塑系主任 张伟
2021.5.6
2021年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
姓名:杨航
作品名称:《25》
作品材质:树脂着色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周思旻
在去年疫情中我更加深刻的注意到了自己,也更体会到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从出生到如今毕业展的25年时间,仿佛一瞬。我选取了记忆深刻的场景加以创作,以浮雕形式呈现,展现了出生、幼儿园、小学、画室生活和大学毕业五个场景,作为对自己目前25年生活的概括,也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句号。
姓名:朱旭煜
作品名称:《向你告别,告别一个时代》
作品材质:石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周思旻
疫情期间了解了很多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以及苏联时期的城市建筑上的纪念性浮雕,想通过学习和借鉴这种偏绘画性的浮雕语言,来展现一组与自身成长环境相关的题材和场景。自己所成长的城市属于后发的资源性移民城市,在新中国建国后才设市。当地人大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乡人,而这组浮雕也正是表现了一个移民和迁徙的景象,两个年轻人奔波于寒风枯林中的一段旅程,以此通过这组作品纪念我的爷爷奶奶那一代人的艰苦与希望。
姓名:谢鑫
作品名称:《人工自然》
作品材质:木、金箔、银箔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周思旻
人工自然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人类文明。作品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移山》、《降水》、《水柱》、《舌图》、《腿图》,作品以身体为元素,探索自然与身体的关系进行创作,试图思考人类本身与世界的关系。
姓名:周君俊
作品名称:《Lamentation And Nativity》 (哀悼与诞生)
作品材质:非洲柚木
作品尺寸:175×90×98cm
导师:陈科
读研期间小云出生了,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圆心。我,也成为了一名父亲。父亲这个概念我并不熟悉,他太早离开了我,记忆中只剩一个模糊且威严的身影。小云出生后让我总是想起他,由生想到死。这些思绪一直在心里游荡,越发沉重,想要找到一个出口,以创作为出口。出国考察期间,西方传统艺术中与“死亡”、“诞生”命题相关的宗教作品给了我一些启发,其中一些宗教雕塑里的形式和结构与我的亲身经历有重合。基督下十字架让我想起了儿时父亲离去的场景;耶稣诞生让我想起儿子降生时的激动——它们本是生命的一体两面,也是我活至今日经历的两个重要节点,我决定以去“哀叹”和“降生”来作为我创作的形式。《哀叹》的构图是由七岁的我、母亲、姐姐、和我病故的父亲四个人组成,与之对应的《诞生》是由现在的我、我的母亲、妻子和孩子四个人组成,两边相呼应。是他们组成了我的家庭、我的生活。不管是在《哀叹》还是《诞生》中,中心位置都留给了母亲。母亲是母亲,是肩膀也是扁担,她是生命的缔造者、是直视生与死的人,是家,是故乡。献给我的家。
姓名:张金宏
作品名称:《觅魂》
作品材质:木、碳、火、石头、水泥、石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陈科
通过此次创作,我希望的是来探究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物与我本身以及雕塑语言表现手法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希望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发现更多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身感受,源于内心,感受自然。
姓名:王宝良
作品名称:《再造之物》
作品材质:布、棉线、玉米、白乳胶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吕品昌
作品从传统技艺“千层底”的制作方法中受到启发,并将这一方法更为极致化,先将真正多达到上千层的布制作成数百张“袼褙”,再用粗棉线将其纳到一起,使本已废弃的衣物布料重获新生。通过日复一日的繁复劳作,使旧转化为新,柔软化为坚硬,轻盈化为厚重,颠覆了人们对于布这种材料的常规认知;而一切如修行般的劳作最后都悄然隐藏于干净简约的几个体块之中,只有那被划开的裂痕或切割的缺口讲述着背后的故事。
姓名:滕慧斌
作品名称:《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220×280×220cm
导师:吕品昌
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发人群,我母亲也罹患该病,并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症状。我收集母亲记忆中青年时期的旧物件,搭建还原了母亲记忆中的场景,将机械装置与之结合,使这些旧家具能够模仿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呼吸打鼾频率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并且配合AR动画,给观众带来有趣味的体验,带领观众感受睡眠中间歇窒息的感觉。我希望能借由此作品引起观众对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健康安全隐患的重视。
姓名:任波
作品名称:《小马驹系列》
作品材质:铸铁
作品尺寸:44x20x40cm, 45x10x47cm, 54x28x40cm ,64x30x43cm, 86x27x48cm
导师:申红飙
在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采风多年,对草原的小马驹情有独钟,这组雕塑描述了草原上小马驹的生活状态。
姓名:李含
作品名称:《歌谣》
作品材质:树脂着色
作品尺寸:40x60x54cm、40x60x63cm、40x60x48cm
导师:王伟
这批作品起初的目的是在圆雕中尝试用?景和人物搭配来营造出不同于单体人物雕塑的氛围,通过具体景物的意象和人物之间产生的联系,加强对主体人物的情感刻画,传递更加精神化的微妙体验,希望在创作中探索一种能够统合更多视觉元素的、更有意蕴的表现形式。
诗歌中通过对人与景物的并置描写,可以营造出种种氛围,能够令读者感受到超出这画面之外的丰富内涵,这种感受不仅仅局限于对美的感知,也包括对人的复杂心理活动的体会,诗歌所做的就是用几个恰当的意象组合这四两来拨动各人的生命经验,这一点时常令我着迷,也经常想要把这种特点应用在创作之中,希望在作品里也能拥有这种丰富的可读性。
姓名:王俊婷
作品名称:《浮游》
作品材质:陶瓷、石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王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姓名:马先通
作品名称:《长歌行》
作品材质:报废发动机、汽车零件、铝合金,亚克力、电机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孙璐
复杂结构的力量却带来自然飘逸的体验,而引导报废的总里程数也远不是它的极限,赋有浪漫色彩的发动机是我心中朋克精神的典范。日常奔波的工具承载了不同的情绪,每一辆汽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躯壳之内的发动机便是这些故事的核心。为相遇在泥泞之地里熄灭的心脏装上翅膀,让正经历着原材料变革的轰鸣声在荡漾的流水生产线中见证时代浪潮的变迁。
姓名:刘畅
作品名称:《合唱团》
作品材质:铁,旧椅子,电机及控制系统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孙璐
12把被布置的椅子,亟待通过台上的每一道议题。
姓名:杨林
作品名称:《包装箱—离奇》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240×360×240cm
导师:萧立
时常梦里惊醒,总要缓上片刻,才会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像霎时的走神,却能获得分外的意识体验,对这种梦的空间充满迷恋,作品通过一个可进入的空间和一段影像呈现作者梦的世界和现实的困扰。
姓名:刘国栋
作品名称:《动物器具》
作品材质:木、现成品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萧立
我的毕业创作名为《动物器具》借鉴传统器具雕塑形式,结合日常生活用具,如咖啡机、灯、盘香等,通过作品的功能性和观众产生互动。
姓名:王振宇
作品名称:《天空之城》、《Signal》、《永恒》
作品材质:二战士兵驼袋、二战钢盔、弹药箱、退火铁丝、电机、造雾机 、红外感应装置、植物、铁板
作品尺寸:235×110×100cm、140×20×125cm、53×53×230cm
导师:孙璐
作品中裁剪、拼接的布料均来自战争中士兵的驼袋,这些遗物记录着每一个士兵生前的涂鸦、住址、番号、名字等,他们的记忆与纵横焊接的铁丝一道,共同编织了这艘天空之城,成为了这些灵魂最后的归宿。
姓名:李烁
作品名称:《相照》
作品材质:机械、金属、氨纶
作品尺寸:190×190×240cm
导师:展望
尼采说过:每个人距离自己最遥远。作品创作初期便是围绕着内在意识和外在表皮去思考之间的关系和表达。
作品感应观众身体,向观众伸出机械手互动,却限在表皮之中,人是启动,是撩拨,有人解读恐惧,有人解读暧昧,有人解读孕育等等。《相照》做的是自己,感受交给观众。
《相照》,交互为相,观看为相,外貌为相,照为反向观看,观心,观欲,观识
姓名:叶子君
作品名称:《深红肤色》
作品材质:有机玻璃、毛线、水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姜杰
创作灵感来源于过敏原筛查时抽血过程的观感体验,血液,透明管道,潜在的过敏原,皮肤红肿的过敏反应都在告诉我们:生命在对抗和成长。通过毛线的编织,将这股潜在性的力量表现出来。
姓名:谭英杰
作品名称:《大折叠》
作品材质:铝板、UV打印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姜杰
《大折叠》 这件作品我是选取了两张房屋倒塌破损的新闻照片做为材料进行分解重构的,照片在拍摄记录下这一过程之后这里的景观已经不再存在,照片成为遗迹的残留而存在。我一直生活在城市变迁的过程中,留下的照片成为变迁仅剩的遗存。因此我将这些遗存的照片进行分解、交错、折叠,将图片一种再重构的方式独立出来。图像中的感知被一种“空间折叠”重新唤醒,实物的视觉感使得平面影像传达超越了对真实的拷贝,而更加具体的体现出来自真实的印象和感受。
姓名:吴尚聪
作品名称:《世界是个漂流花园》
作品材质:木托、油彩、树枝、陶瓷、布料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于凡
对待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我是一个旁观的角度,看待世界可以是与生存抗争的草原,因为人身在其中。但是世界也可以看成是纷繁的花园,人可以去旁观,去欣赏。不可占据的那种花园,不是独享,是漂流。
姓名:吕鑫杰
作品名称:《物句》
作品材质:石膏、陶瓷等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于凡
无意义的词汇通过身体相遇、流动、凝结成陌生又似曾相识的语句。
姓名:孙博文
作品名称:《顽物》
作品材质:光敏树脂、PVC、水性漆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孙伟
选择人、犀牛和鲨鱼的形象并解构,采用模型板件的形式,所有部件均可互相拼接,统一的颜色涂装,无组装说明,引导多种可能性的发生,无明确的结果。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与手法,激发或引导受众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当然,你也可以将它当成一件普通的“顽物”。
姓名:黄禹铭
作品名称:《星火燎原》
作品材质:木
作品尺寸:50×35×35cm/15件
导师:孙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雕刻了15位中共一大参会的中外代表肖像。
整组作品既表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又充分融入了雕凿过程中的主观情感,并且着重强调了对木质材料特有属性的尊重。
姓名:徐艺华
作品名称:《野蜂飞舞》
作品材质:纸、铁片、磁铁、灯板
作品尺寸:280×280×290cm
导师:吕品昌、曹晖
作品是一个集声、光、电、磁、风为一体的综合性装置。运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在风力涡流的驱动下,纸片像夜蜂般满天飞舞,同时磁力的影响,飞舞的纸片又会被迅速吸附在灯光表面。在混乱无序的过程中,制造有序的结果。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喻示一种“趋光性”的生物本能。每一片纸就像被弱化自我的个体,通过有序的调试和控制,实现了与集体对立统一关系。
姓名:罗舜元
作品名称:《妈妈,你看!》
作品材质:玻璃钢、毛发、玻璃、机械装置
作品尺寸:200×220×200cm
导师:吕品昌、曹晖
作品《妈妈,你看!》通过描绘了一个介乎于自然与超然的景象:墙外半只斑马在甩尾、排泄;几只鸟儿在傻瓜式地摆头;可以投送便便的邮箱;骤然闪烁的玻璃;以及玻璃箱里复杂运行的机械组。
荒诞又无厘头的组合,其产生源于作品的名字——“妈妈,你看!”这句短语。短语体现孩童对新鲜、好奇、好玩事物的及时发声;迫切分享此刻感受的心情。我希望作品可以勾起观众内心的童真,并且把这份童真所带来的感受传递出去。
姓名:薛照新
作品名称:《奇观·白色空间》
作品材质:钢筋、铁丝、石膏、纱布
作品尺寸:300×300cm
导师:段海康
《奇观·白色空间》是一组立体几何抽象景观,是纯粹的物质形态在受到引力、重力、张力等作用影响下呈现的状态。对空间的占有和分割、包围和拉扯。试图将三维空间拓展到更高维度空间,潜意识的挖掘和想象。让观者在作品、时间、空间之间产生对话。
姓名:郭赵宗
作品名称:《须臾》
作品材质:青铜
作品尺寸:660×60×200cm
导师:张伟
人们在传统观念中以十年为期将人生划分成了不同阶段,并按照其特征赋予了不同的称谓,这样的划分既反映了自然生长的特性,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历史的角度看,百年时光不过须臾而已,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有限的生命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姓名:李明燃
作品名称:《生命-蝶》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200*100CM
导师:张宇彤
《 生命-蝶 》是一组系列创作,这次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本作品选取蝶作为元素,进行不断深化和演化。通过空间的拓扑计算来探索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世界的交互性。本作品前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空间和概念图的推敲,之后进行3D打印制作而成。
姓名:林路炜
作品名称:《limx→0》
作品材料:现成品、硅胶、模拟量灯、空压机、PLC控制器、光电传感器、电磁阀、限流阀、消音器、接线端子台、气管、电线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张德峰
作品呈现的是新冠疫情背景下我所感受到的关于生命的关怀、不安、紧张、焦虑、恐惧。
作品的题目《limx→0》,是数学的表达式“X无穷接近于0”,“X”为自变量,它是当下所有人都希望无穷接近于0的内容,它可以是某个指标,也可以是某个事件,这个自变量“X”留给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我把无穷接近于0的愿景留给自己和正在思考当下生态的人们。
姓名:陈家宏
作品名称:《飞呀,飞》
作品材质:桐木、松木、三合板、合页
作品尺寸:150x150x300cm(尺寸可变)
导师:杨靖
自孩童时候开始,“羽翼”这个意象便一直不自觉的出现在我的画作中。成年后反思,我意识到了这种来自本能的驱使,这是我之后系列作品的缘起。在本次作品中,我通过两面墙与一把椅子,暗示了一个方形的现实空间。天使由屋内到屋外,由下而上,营造了一个超现实的魔幻空间。在天使与空间的各种关系中,寄托了当下我对于人的自由状态的理解。
姓名:时安林·Alistair D. Stevenson
作品名称:
《这是欲望|这是?知|这是爱情》
作品材质:陶瓷、假发
作品尺寸:100×60×18cm|85×45×15cm|85×45×15cm
导师:吕品昌
《这是欲望|这是无知|这是爱情》这组作品讨论的是生活中三个常?的概念欲 望、无知及爱情。作品的概念是要让观众彻底地反思这三个观念之间的关系及链接。作品的?格灵感来自于塔伊诺人文明里面的古董和他们物品装饰方法 和表现能力,这些跟我自己的创作方式、?格及概念结合起来的。
姓名:高耀翰
作品名称:《心》
作品材质:木头、钉子
作品尺寸:230×150×150cm
导师:周思旻
人类在自然中得到幸福与安适。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人类为了自己无尽的享受而越来越多地破坏自然,肆无忌惮地做违背大自然规律的事情,自然的秩序被损坏,人类不得不承担“自然灾害”的后果。比如福岛核电站事故,比如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我希望我的作品《心》在全世界面临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安慰受伤的人类心灵的纪念碑。嵌入人类心脏的钉子是人类对自然的虐待行为的隐喻。希望通过此作品能够引发对生命尊严和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些命题的思考。
姓名:刘梦婷
作品名称:《烟与太阳》
作品材质:石膏、墨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张伟、杨靖、文韬、郑岩
石膏常被用来再现一个既定的形体。其自身在凝固过程中的流动通常被隐去。我想通过墨汁再现石膏自身的流动,给石膏一个表述自我的机会。
姓名:刘辉祥
作品名称:《一本正经》
作品材质:雪弗板、丙烯、现成品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杨靖
这组作品我所描述的“语言文字”均是我自己以及当下年轻人一本正经的使用的网络用语与表情符号,当我们在使用这些网络用语与表情符号时往往都是在强烈的表达又自嘲,又积极的态度,而我通过“动手”的方式,以形象和材料的组合反过来重新描述语言和文字。使我描述的内容与我的“动手”以及读者接受之间达成情感互通的关系。
姓名:房颖
作品名称:《物哀》
作品材质:大漆、麻布、石、石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导师:杨靖
物哀是我对身体之物的理解与感受,是我与物的共振与同情。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央美术学院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上海兴业银行网上银行上海兴业银行网上银行app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兴业银行网上银行的问题,以及和上海兴业银行网上银行app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
-
【推荐】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增加深圳众禄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为销售机构并开展费率优惠活动的公告-众禄基金公司
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增加深圳众禄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为销售机构
-
【推荐】中国成负债大国?负债310万亿,比美债高120万亿的原因在哪?-中国企业负债多少万亿
在勤俭节约这一个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影响之下,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就有储蓄的习惯,哪怕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手里的钱不断增加,对于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把闲置下来的钱存
-
一夜“打爆”外资空头,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惨跌63%!机构:多个积极因素支撑A股后市-etf基金做空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吴永久全都回来了!昨日,随着午后A股和港股展开反击战以及中概股集体飙升,美股一交易品种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ARCA:
-
【推荐】6月26日振东制药涨545银河中证沪港深高股息A基金重仓该股深成指a基金
6月26日振东制药(300158)涨5.45%,收盘报5.61元,换手率5.36%,成交量54.84万手,成交额3.11亿元。该股为肝炎概念、保健品、创新药、医药、幽门螺杆菌概念、中药、新冠病毒防治、食品概念
-
10月12日汇率预测10月12日汇率美元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10月12日汇率预测,以及10月12日汇率美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
-
09年马币汇率2007年马币汇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09年马币汇率这个问题,2007年马币汇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1马币=多少人民币问一下马币和
-
2022年这些国产车被外国人买爆了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提升,国产车的品质和性能与海外品牌差距迅速缩小。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近年来国产车不仅获得了更多国人的认可,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2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高达
实时快讯
-
3天前上海普天股票上海普天股票走势
-
3天前上海方大药业股票上海方大药业股票行情
-
3天前上海新华信托是国企吗上海新华信托是国企吗还是私企
-
3天前上海新信托上海信托
-
3天前上海新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