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辽阳要闻快报

NFT 阅读 148 2024-12-10 18:04:01

辽阳市省政协委员分组认真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1月20日、21日,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辽阳市省政协委员,分组认真讨论了代省长李乐成在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辽宁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辽宁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和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为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资政建言、献计出力。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曹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落得“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扛得“牢”、人民至上的理念践行得“好”,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贴辽宁实际、顺应群众期盼,文风朴实、求真务实,是一份提振信心、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高质量报告。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辽阳建设金属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曹颖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工作全局,为辽阳市部署的明确任务。辽阳市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精深加工方面有优势,产业基础好,要举全市之力搞好金属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希望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位推进区域发展”,曹颖建议,着力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一件大事。希望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各市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沈阳市辐射带动作用,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辽阳作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应进一步在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上下功夫,在高位推进区域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

曹颖表示,辽阳市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精神,重点围绕“建设金属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以“一线”作风、“一线”干劲、“一流”成效,精准资政建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要紧跟省政协的步伐,深入推进“辽宁故事·辽阳篇”、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组活动,扎实开展“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活动,着力打造协商品牌,倾心履职为民,广泛凝聚共识,汇集起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为辽宁、辽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

讨论中,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等,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辽阳建设金属材料精深加工基地”,让赵震委员感到十分振奋。他认为,这是对辽阳市的殷切希望,也是辽阳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将省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位。他说:“在省十二届政协收官之年,我要充分利用省政协这个‘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建设‘两城三区四基地’、宜居宜业新辽阳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促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陈艳郁委员表示,作为来自职业教育战线的省政协委员,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质培优”“部省共建”“双卓越”“开放办学”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建设工程,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辽阳代表团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1月20日、21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的辽阳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茂平,市委书记霍步刚,市委副书记、市长白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涛等领导参加审议。

代表团团长霍步刚、副团长马涛分别主持会议。

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霍步刚认为,报告是一个贯彻中央精神、符合辽宁实际、体现时代特征、反映人民意愿的好报告,体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给出了稳中求进的辽宁方案、落实了省委部署要求、展现了直面问题的时代担当、顺应了全省人民的美好期待。过去的一年,省政府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省委决策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稳住发展态势,守住了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基本盘;二是找准发展定位,自觉增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三是提升发展质量,迈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步;四是积蓄发展后劲,直面风险挑战不绕道,让辽宁卸掉包袱、轻装上阵、长久受益;五是释放发展预期,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创新创业生态、自然生态持续改善,外界对辽宁的预期不断向好。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辽阳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结果导向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省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白英认为,报告是一份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深、发展思路清、工作举措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辽宁在全国的发展定位,也让我们找到了辽阳在全省的发展定位,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完全符合辽宁发展实际,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围绕实现报告中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持之以恒抓投资和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二是持之以恒抓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持之以恒抓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四是持之以恒抓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五是持之以恒抓生态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六是持之以恒抓民生保障,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凤波建议,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加快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生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辽宁。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春福建议,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共同建设美丽辽宁。

省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松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信用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在辽宁振兴中的作用,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报告中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切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地落实。”省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副厅长王成鑫表示,将加大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入融合的工作力度,助力辽宁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

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文圣区委书记孙本忠表示今后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扭住关键环节,盯住重点工作,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文圣区落实落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省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刘万涛表示,将抓好项目建设,加强统筹协调调度,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融入和服务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等重点工作谋划、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见效。

来自企业的省人大代表韩冰、张桂荣、张照曦、刘晶元、马秀丽、张辉建议政府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省人大代表詹丽杰、古立红等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完善优化生育政策、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22中部绿色建筑门窗幕墙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 下一篇: 2022年8月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清单,共53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