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期文章汇总

财经问答 阅读 59 2024-12-10 18:26:35

编者按:2023年1期文章已在期刊网站发布,以下为1期封面、目录及文章信息介绍,欢迎通过网站及微信平台查看、下载及引用。

元古代华南洋的轮廓

作者:杨明桂,姚悦,熊燃,王光辉,胡青华,徐梅桂

引用格式

杨明桂,姚悦,熊燃,等,2023. 元古代华南洋的轮廓[J]. 地质力学学报,29(1):1?2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1051

YANG M G,YAO Y,XIONG R,et al.,2023. The outline of the Proterozoic South China Ocea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1?2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1051

摘要:地质界追寻华南洋的研究已有40年历史,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中国区域地质志·江西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及《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专题对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的地质特征与相关地质构造及成矿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凭祥?歙县?苏州结合带与金沙江?红河结合带在河内市北面相连,为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的消亡潜没地带,构成了扬子板块与新厘定的华夏?东南亚板块分界(简称金沙江?红河?歙县?苏州结合带),现今是一条向南弯曲的纬向构造带;华南洋是扬子古板块与华夏?东南亚古板块间的中新元古代大洋,约闭合于820± Ma,板块碰撞发生了晋宁运动,扬子陆块与华夏?东南亚陆块基本固结,并连为一体;该区印支期以来为欧亚板块重要组成部分,新元古代晚期815± Ma至早古生代形成华南裂谷系,晚古生代以来先后受特提斯构造域、古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形成了中国南部及邻区高原、大陆、海域、岛弧的地质构造格局;在华南洋潜没地带的基础上经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了以S、I型两大岩浆成矿系列为特色的钨锡铜金多金属贵稀金属“金沙江?红河?钦州湾?杭州湾”巨型成矿带。

关键词:华南洋;扬子板块;华夏?东南亚板块;结合带;大洋潜没地带

基于构造应变分析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高晨阳,赵福海,高莲凤,李丙喜,雷茂盛,丁恺

引用格式

高晨阳,赵福海,高莲凤,等,2023. 基于构造应变分析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地质力学学报,29(1):21?33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89

GAO C Y,ZHAO F H,GAO L F,et al.,2023. The methods of fracture predic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strai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21?33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89

摘要:地层应变是构造裂缝产生的直接因素,根据构造应变大小可以预测构造裂缝发育的位置和强度,对研究区的主要裂缝发育区进行划分。文章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徐中地区营城组四段(简称营四段)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研究区精细的三维构造模型基础上,利用“构造恢复”方法实现研究区古构造恢复,通过开展有限应变值计算来预测构造裂缝的平面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营四段主要包括3个造缝期,即营城组末期、泉头组—青山口组时期、嫩江组时期,其中,营城组末期与泉头组—青山口组时期的构造变形较为强烈,是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根据应变大小与试气产量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裂缝发育区,Ⅰ类裂缝发育区已钻井验证,表明利用构造应变对裂缝的预测结果可靠,Ⅱ类裂缝发育区可作为深层天然气的下一步挖潜的重要方向,Ⅲ类裂缝发育区产能较低,裂缝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有限。

关键词:裂缝预测;构造应变;古构造恢复;徐家围子断陷;松辽盆地

川南马边黄家坪磷矿下寒武统麦地坪组沉积相特征及磷成矿模式研究

作者:李佐强,陈敏,卢君勇,阳开龙,唐茂林,朱荣涛

引用格式

李佐强,陈敏,卢君勇,等,2023. 川南马边黄家坪磷矿下寒武统麦地坪组沉积相特征及磷成矿模式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9(1):34?4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51

LI Z Q,CHEN M,LU J Y,et al.,2023.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lower Cambrian Maidiping formation in the Huangjiaping phosphate deposit, Mabian County, southern Sichua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34?4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51

摘要:川南马边地区下寒武统麦地坪组是昆阳式磷矿的重要赋矿层位,磷矿的分布受沉积古环境控制。以马边黄家坪地区麦地坪组含磷地层野外剖面实测及钻孔岩芯观察为基础,对麦地坪组沉积相特征、磷块岩特征、磷矿成因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黄家坪地区麦地坪组发育碳酸盐岩潮坪相沉积,可识别出潮上坪、潮间坪和潮下坪3个亚相共计6种微相类型:潮上坪包括潮上滩和潮上云坪微相;潮间坪包括潮汐水道、潮间滩、潮间灰坪;潮下坪则仅发育低能潮下坪,垂向上表现出海退?海侵的沉积演化序列。据此建立了麦地坪组海湾潮坪相沉积模式。磷块岩的富集严格受沉积相带控制,潮间坪内高能水动力的潮间滩和潮汐水道是最有利于磷块岩形成的微相环境,砂砾屑磷块岩是马边地区发育较为广泛的磷块岩类型。磷矿床的成矿模式为上升洋流将富磷海水带入到海湾潮坪环境内,受生物?化学作用使磷以胶体?化学的形式发生凝聚富集,形成半固结—弱固结的磷酸盐沉积物,后遭受水流的冲刷、破碎、搬运、簸选再次发生沉淀,经压实、固结即形成高品位的磷块岩。

关键词: 马边地区;麦地坪组;沉积相;磷块岩;成矿模式

EH4在深部隐伏岩(矿)体探测中的应用?以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为例

作者:李忠;张小兵;汪金明;肖高强;张有荣;段召艳

引用格式

李忠,张小兵,汪金明,等,2023. EH4在深部隐伏岩(矿)体探测中的应用:以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为例[J]. 地质力学学报,29(1):48?59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37

LI Z,ZHANG X B,WANG J M,et al.,2023. Application of EH4 in deep concealed rock (ore) body detec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Donglufang copper-mo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 Shangri-la, China[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48?59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37

摘要: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区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矿区地下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找矿标志,总结了EH4剖面视电阻率异常特征与矿体关系:浅部呈脉状或柱状低阻体对应中低温热液型金、铅、锌多金属矿体,呈柱状中阻体或中低阻体对应矽卡岩型或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体,中阻体对应中酸性岩浆岩(玢岩、斑岩)。圈定了矿区深部隐伏矿体11处,其中5处与钻孔吻合,其余6处找矿前景良好;进一步推断在深部岩体中形成规模较大的斑岩型铜钼矿。研究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针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或者该类型矿床寻找隐伏岩(矿)体是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关键词: EH4;云南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电性;隐伏岩(矿)体;找矿标志

内蒙古北山老硐沟金矿石榴子石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唐卫东, 何佳乐, 刘天航, 魏立勇, 范堡程, 赵福东, 何毅, 郭永超, 杨冰

引用格式

唐卫东,何佳乐,刘天航,等,2023. 内蒙古北山老硐沟金矿石榴子石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29(1):60?75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98

TANG W D,HE J L,LIU T H,et al.,2023.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nets from the Laodonggou gold deposit, Beishan, Inner Mongolia[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60?75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98

摘要: 老硐沟金矿是北山成矿带东段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复杂。矿床共分为5个矿段,其中Ⅲ矿段以矽卡岩矿体为主。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石榴子石更具震荡环带。通过详细的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对两期石榴子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早期石榴子石核部以钙铝榴石组分为主,向边部为钙铁?钙铝过渡组分;晚期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为主。石榴子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早期矽卡岩化阶段,热液环境为中酸性、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后期铁质含量增多,氧逸度增加,热液环境碱性、氧化性增强。老硐沟金矿Ⅲ矿段石榴子石为钙铁?钙铝榴石系列,属热液交代成因,早期多形成钙铝?钙铁榴石,伴随铜矿化,晚期热液环境变化,钙铁榴石增多,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增多,造成金富集成矿。

关键词:石榴子石;电子探针;矽卡岩;老硐沟金矿;北山成矿带

广西西大明山矿集区德立铅锌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勘查启示

作者:胡利娟, 吴祥珂, 乐兴文, 余树青, 张林炎, 朱亿广, 岑文攀

引用格式

胡利娟,吴祥珂,乐兴文,等,2023. 广西西大明山矿集区德立铅锌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勘查启示[J]. 地质力学学报,29(1):76?8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34

HU L J,WU X K,LE X W,et al.,2023. Dating the Deli Pb–Zn deposit, Xidamingshan mining district,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exploratio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76?8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34

摘要: 右江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印支板块俯冲拼合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印支期构造形迹。然而盆地中印支期岩浆及其相关成矿作用鲜有报道。选择右江盆地东南缘西大明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与有机质关系密切的德立矿床为研究对象,采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测年方法,获得德立矿床成矿时代为207.1 ± 0.6 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为0.728379~0.739226,对比显示,闪锌矿Sr同位素组成与矿集区及周边晚白垩世长英质岩体、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低Sr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而与区域内三叠纪长英质岩体具有相似的Sr同位素组成,表明德立铅锌矿床成因可能与三叠纪岩浆关系密切,也暗示西大明山矿集区深部或周边存在隐伏三叠纪岩浆岩。此外,该矿床的矿体产出部位与富有机质地层关系密切,泥盆系和寒武系之间的硅钙界面破碎带是寻找铅锌矿床的有利位置。此次研究指示在西大明山矿集区不仅有晚白垩世铅锌成矿作用,矿集区西侧还存在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不排除在局部地区发育两期成矿作用的叠加,为今后矿集区找矿勘查拓展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右江盆地;Rb–Sr测年;有机质;晚三叠世;德立铅锌矿床;成矿

河流功率梯度在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中的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作者:顾畛逵, 姚鑫, 李凌婧, 陶涛

引用格式

顾畛逵,姚鑫,李凌婧,等,2023. 河流功率梯度在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中的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J]. 地质力学学报,29(1):87?9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2

GU Z K,YAO X,LI L J,et al.,2023. Applying stream power gradient in the investigation on spatial susceptibility of debris flow: A case of the Jinsha River Basin, China[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87?9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2

摘要: 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是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和制定生态修复计划的基础之一。目前单纯依靠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观测,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泥石流模拟,均难以在大空间范围内高效、准确地识别潜在泥石流沟。鉴于泥石流是一种高能重力流,此次研究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在假定物源供给无差异条件下,提出通过求算河流功率梯度(ω)来实现地表外动力活动强度定量刻画和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的新方案,并将泥石流沟验证点数与ω值关系曲线的比降趋势突变位置作为阈值(1×10?4 W/m2),提取出大约3.2万条长度超过200 m的高能河谷或泥石流易发沟谷。这些沟谷基本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干流中下游,在大约30 km距离的缓冲区范围内密集分布,其数量与缓冲区宽度存在乘幂函数关系。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发生极端气象事件可能性趋于增加,这些地带,尤其是梯级库区河段应做为泥石流灾害的重点防范区。研究的最终结果提供了金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沟谷的空间位置及ω值的点阵数据集,可供检索高能河谷的准确位置,也可作为相关地质灾害与地表过程研究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关键词:泥石流;河流功率; 外动力;高能河谷;金沙江;地质灾害

福建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有效降雨模型研究

作者:陈春利, 方志伟

引用格式

陈春利,方志伟,2023. 福建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有效降雨模型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9(1):99?11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90

CHEN C L,FANG Z W,2023. Research on an effective rainfall model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early warning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99?11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90

摘要: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在中国东南沿海中低山丘陵区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集群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福建省为例,深入挖掘多年历史地质灾害案例的降雨实况资料,以县级行政区为统计单元,基于定量化降雨估测对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的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基于地质环境的量化指标进行了偏相关分析验证,建立了福建省有效降雨模型并通过现场监测和预警应用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福建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灾害发生3日内降雨相关,且以0.79为折减系数逐日折减,据此建立了福建地区有效降雨模型;将福建地区有效降雨模型应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以在保证地质灾害命中率的前提下,减少预警区面积、降低预警等级、缩短预警持续时间,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精准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降雨特征,可为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中降雨因子的合理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群发性地质灾害;东南地区;降雨;有效降雨计算模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川西高原活动性滑坡识别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刘星洪, 姚鑫, 杨波, 汤文坤, 周振凯

引用格式

刘星洪,姚鑫,杨波,等,2023. 川西高原活动性滑坡识别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9(1):111?12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4

LIU X H,YAO X,YANG B,et al.,2023. InSAR-based indentific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active landslides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111?12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4

摘要: 成都平原向西至松潘?甘孜褶皱带完成了从平原到高山峡谷区的转变,区域内起伏落差巨大,地势奇峻,河流下切侵蚀严重,构造活动频繁,地震频发,内外动力作用强烈,地质灾害众多。文章利用覆盖全区的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以及重点区域的ALOS-2数据进行InSAR技术处理,结合GIS空间分析,对研究区活动性滑坡进行早期识别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的探索,再辅以部分野外调查佐证,获得了以下认识:研究区滑坡集中分布地区按其诱因可分为水库蓄水诱发灾害区(黑水县毛尔盖水库)、震后破碎山体灾害区(茂县岷江与黑水沟交界、汶川至理县一带、九寨沟至石鸡坝镇一线)和重要河流灾害区(舟曲、腊子口镇、小金县和丹巴县);区域内活动性滑坡主要分布于千枚岩等变质岩和泥页岩等碎屑岩中;主要地形范围为坡向南东、东、北东向,坡度15°~40°,高程区间1000~3000 m,相对高差>1000 m;主要分布断裂有岷江断裂、玛曲?荷叶断裂、光盖山?迭山北麓断裂和茂汶?汶川断裂。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的结合,使得有效观测区域提高到研究区面积的73.41%。在川西高原区ALOS-2数据相对优于Sentinel-1A数据,ALOS-2和Sentinel-1A数据在九寨沟和茂县重叠区识别的结果重合率为58.7%和44.8%,识别数量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98倍和1.39倍。

关键词:川西高原;断裂;滑坡;InSAR;GIS空间分析;地质灾害

海南琼华?莲塘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作者:杨肖肖, 胡道功, 贾丽云, 王超群, 孙东霞, 张磊

引用格式

杨肖肖,胡道功,贾丽云,等,2023. 海南琼华?莲塘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29(1):127?13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0

YANG X X,HU D G,JIA L Y,et al.,2023. Quaternary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onghua–Liantang fault belt in Haina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127?13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0

摘要: 位于琼北福山凹陷与海口隆起边界的琼华?莲塘断裂带,是调节北东向北部湾陆内裂谷不均匀伸展的结果,该断裂带穿过海口市长流新区与环岛高铁重大工程,对海南自贸区规划建设具有直接影响。文章采用构造地貌调查、地球物理探测与钻孔联合剖面等方法,揭露琼华–莲塘断裂带由五源河–道心村断裂、永庄水库断裂及海口砖瓦厂断裂共3条北西向平行展布的高角度活动断裂组成,呈隐伏或半隐伏状态,总体表现为正断层性质。断裂带宽约1.8 km,长度约17 km,第四纪以来断裂垂直位移为8.7~41.6 m,均属于较强活动断裂。3条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均为晚更新世,垂直位移速率<0.1 mm/a,其中以海口砖瓦厂断裂错动速率最大。结合琼华–莲塘断裂带的形成构造背景、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第四纪火山活动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海南自贸区规划建设及工程避让活动断裂的建议。

关键词:琼华–莲塘断裂带;断裂活动性;活动断裂避让;海南;第四纪

河北省唐山地区古滦河冲积扇第四纪以来演化与变迁

作者:陈宏强, 专少鹏, 赵华平, 杨瑞, 陈超, 段炳鑫, 李庆喆

引用格式

陈宏强,专少鹏,赵华平,等,2023. 河北省唐山地区古滦河冲积扇第四纪以来演化与变迁[J]. 地质力学学报,29(1):138?15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3

CHEN H Q,ZHUAN S P,ZHAO H P,et al.,2023.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ancient Luanhe fluvial fan since the Quaternary in Tangshan, He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1):138?15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023

摘要: 古滦河冲积扇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全新世,对其更新世的演化与变迁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根据古滦河冲积扇上PZK10、PZK20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测井沉积学、岩芯色度分析等,对古滦河冲积平原的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冲积扇体的规模以及迁移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PZK10孔揭露了上新世时沉积的巨厚洪积成因“泥包砾”地层,早更新世时发育两个冲积扇?湖相旋回,中更新世时发育辫状河沉积,晚更新世发育湖相、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沉积。PZK20孔上新世沉积了一套巨厚“泥包砾”层,早更新世为扇前平原?辫状河相沉积,中更新世为辫状河?冲积扇相沉积,晚更新世为辫状河沉积。古滦河发育两期冲积扇,第一期为早更新世早期,在沙流河镇一带出山口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冲积扇;第二期为早更新世中期,古滦河在现今丘庄水库一带发生分流,在丰润区一带出山口形成的冲积扇。中更新世,第一期冲积扇开始萎缩,第二期冲积扇继续发育,形成巨厚砾石层;晚更新世,古滦河在迁西县城以北发生袭夺,东流迁移出研究区,在西峡口进入迁安盆地,形成以西峡口为顶点的冲积扇。

关键词:第四纪;古滦河冲积扇;钻孔;古地磁;光释光;测井曲线

高档断桥铝合金门窗

高端隔热门窗

高端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23年12月28日国内废铝,铅,锌,锡,镍,最新价格行情参考 下一篇: 2023年8月15日更新,全国电焊工薪资待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