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线材拉拔润滑剂

知识问答 阅读 147 2024-12-11 13:42:26

1)钢丝拉拔润滑

钢丝拉拔时,由于存在易黏模的危险,常常采用干膜润滑作为初始防护层。低、中碳钢丝拉拔采用干拉法,润滑剂用石灰或翻砂,也可以使用一般拉拔油;对于重负荷,要求价格最低时,可选用石灰或翻砂。翻砂在高湿度情况下会恢复结晶状态,但在中等湿度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如果拉丝以后不需清除,最好用硬脂酸钲作润滑剂。硬脂酸钙也常与硬脂酸钠、石灰一起用于低碳钢和中碳钢的拉拔。需经退火理的,必须 在退火前将残渣清除,否则在热处理时,残渣转变成炭化沉积物,部分沉积在金属表面,影响拉制品质量。

为了减少拉拔车间的空间粉尘,在润滑处理的“上灰”池中,加入一定的成膜组分,帮助石灰均匀黏附在坯料金属表面,从而抑制工艺过程粉尘的飞扬。

对于高速、中等变形程度的拉拔工艺,常用皂乳化液。其典型成分(质量分数)是:硬脂酸钾35%、动物油25%、矿油8%、硬脂酸2%和水30%.拉拔硬质合金钢、不锈钢时,需进行预处理,如用草酸盐法处理。本法是由草酸铁及化学促进剂组成溶液的温浴浸泡法使其成膜,处理前必须充分脱脂酸洗,否则拉拔后退火时会发生渗碳而影响质量。拉拔时,还要根据制品的要求及工艺条件使用不同的润滑剂。

不锈钢,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与模具容易产生黏结,这可能与很薄的固有的氧化膜容易破裂以及硬化速度高等因素有关。所以拉拔时,必须使用能形成较厚膜的润滑剂,以达到有效隔离的目的。

2)铝和铝合金的拉拔润滑

铝和不锈钢相似,表面有一层易碎的氧化膜,但比不锈钢好拉得多。铝和铝合金带材及棒材拉拔,常用钙基润滑脂和质量分数为10%~20%的动植物油及皂的润滑剂。近年来也较多地使用合成酯油代替动植物油。铝线拉拔,一般由直径10mm的铝棒拉成铝线,此时用40℃时黏度为13~14m㎡/s的润滑油喷在拉模和铝棒上。所用润滑油黏度的大小,视拉拔铝线的尺寸、拉拔速度、拉拔直径减小比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而定。如拉拔5~10mm直径铝线时,一般用50℃时黏度为100~250mm/s的混合脂肪润滑油在50~65℃下循环使用;拉拔2~5mm 直径铝线,用50℃时黏度为30~50mm/s的混合脂肪润滑油;拉拔2mm以下的细铝线,用50℃时黏度为10mm/s左右的混合脂肪润滑油。

也有使用乳化液和乳化油膏润滑的,不过使用范围不大,使用时需注意防止白色锈斑的产生。

3)铜和铜合金的拉拔润滑

铜和铜合金的拉拔润滑剂的选择受拉拔速度、棒的直径及模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低速拉拔棒材时,使用皂-脂肪膏、含动油或合成脂肪的润滑油,或采用加有脂肪衍生物和极压添加剂的高黏度油,但不能用含活性硫的添加剂,因其易使铜表面变色。如拉拔的棒材直径在9mm以上时,可使用加有质量分数5%的菜籽油和40℃油酸的黏度为100mm/s的润滑油;也可用质量分数5%~6%的脂肪皂的乳化液。棒材直径在9mm以下时,可使用含油酸钠、硬脂酸钠质量分数5%~10%的水基润滑液。

对于高速拉拔,几乎广泛使用水基润滑液、高皂低脂肪乳化液(游离脂肪的质量分数《1%,属阴离子型乳化液)。但当水质较硬和有铜粉存在时,会因形成铜皂而受破坏,掺合非离子型乳化液,可增加乳化液的稳定性。乳化液pH值一般应保持在8~9.5.有时为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可加入适量的极压添加剂。

近年发展的高速拉丝生产线,对润滑液有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有适宜的润滑性,以减少磨损,有助于模具寿命的提高;有良好的清洗性,以避免铜粉黏在模具周围而造成磨损;还要有好的冷却效果和较长使用周期,从而保证拉丝质量和高的生产率。目前,开发具有上述良好综合性的高速拉丝润滑冷却剂,是进步提高拉丝技术所迫切要求的。

更多关于金属加工液的知识及行业标准,关注订阅号“金属加工液之家”。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高档铝合金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检测结果已出“东北雨姐”售卖红薯粉条涉嫌虚假标注 下一篇: 棕色铝合金门样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