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供税1400亿,一个喝了4千斤茅台,原来是酒王与烟王-红塔集团一年上多少税

贵金属 阅读 107 2025-04-24 19:13:43

中国交际场里有句话,“烟酒不分家”。而玉溪的红塔烟草集团与贵州茅台酒厂相距不远,在40年前,却用4千斤的茅台和供税1400亿,成就了中国最大的“烟王”和“酒王”。

那一年是1964年,茅台酒在但是还算个小酒厂,而那一年,茅台酒厂的年产量是210吨。210吨是什么概念?现在的茅台酒厂年产量四万吨,也就是说,当年茅台的产量,仅仅是今天的0.5%。

不仅是产量低,茅台酒厂那时候是连年亏损的,

1964年的84万是个什么概念?在当时不错的大厂子,人均的工资也就30几块钱,而那一年,刚满25岁的季克良走出大学,从遵义步行3天走到了当时还是小作坊的茅台,成了茅台酒厂的普通调酒员。

“当年得知被分配到茅台厂之后,我一路颠簸到了遵义。当地的饭店里竟然有茅台酒来卖,我一问,竟然要三毛六分钱才能买到一小杯,当时我还是不会喝酒的,咬咬牙买了一小杯慢慢的喝,那时的场景好像仍然还在我眼前。”————季克良

当时季克良刚进茅台酒厂的第二年,就以一篇文章《我们是如何造酒的》轰动了白酒界,但是好景不长,季克良就被作为“臭老九”下放到了车间,它在车间,一待就是三年。

这三年,他自己下乡背粮食,自己踩曲子,自己做包装,自己拉红粮......也是在这三年,他练出了用鼻子一闻,就知道这白酒年份、主材料的本事。

19年后的1983年,茅台酒厂任命季克良为茅台酒厂厂长,但是季克良却主动辞去了这个厂长的任免,更愿意下车间,亲自酿酒。也是在车间酿酒的这19年,之前从不喝酒的季克良,喝掉了2吨茅台。”

在当时月工资只有50块钱的年代里,有酒厂给他开了年薪五万、一栋别墅的价格,都没有打动在车间里酿酒的他,这一年,季克良刚满45。

时光倒退到1979年,褚时健被派到玉溪卷烟厂“救火”,这一年,他刚满51岁。那时候的玉溪卷烟厂连年亏损,员工工资发不齐,产量上不去,车间随处可见趴着打瞌睡的员工。就连烟厂里面的人际关系,都错综复杂的难以想象。

年轻气盛的褚时健接手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把烟厂、烟草公司、烟草专卖局三合一,硬生生的把一个马上就要破产的厂子,扶到了缴税大王的位置。

17年的时间,褚时健用烟草为国家供税了1400个亿,那个时代里,每天上门求着他批条子批烟的人络绎不绝,即使当时的他这么的风光,他的工资,也仅仅和一个普通烟厂员工差不多——不到4000块。

正是“富庙穷方丈”,褚时健觉得自己和其他的高管也应该用金钱“激励”一下,而他的这一个举动,也把他推进了舆论的漩涡。

1995年2月,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褚时健贪污,这不仅让自己判处无期徒刑,也让女儿狱中自尽、儿子远避国外。这一年,这位老人,刚好67。

时间流转,转眼到了2002年,因为糖尿病复发,褚时健办理了保外就医。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耄耋老人会在家里安度晚年的时候,褚时健却与老伴扛起锄头开垦荒山,做起了橙子买卖。

又是十年之后的2012年,褚时健的“褚橙”买卖做到了全国,而季克良也获得了终身成就奖。一位“烟王”一位“酒王”,两人作为行业内的翘楚早已经神交已久,但是无奈却从未见面。

终于在2016年,这两位烟王酒王面对面坐到了一起。当两双沧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这两个词在这一刻完美的诠释,两位老人的眼睛里,看不出一点浑浊,有的只是,那个时代里他们所创的辉煌。

影像仪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小型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华夏基金官网首页 下一篇: 一个保险经纪人的自白(2022年2月12日星期六)-保险公司员工自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