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的冠军板块,当前还有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002300基金成立多少份额

知识问答 阅读 111 2025-04-25 16:44:57

我国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方面走在全球前面,但在抗疫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短板。为补足短板,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公卫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医疗“新基建”叠加公共卫生政策,及医疗终端的持续恢复,哪些领域将迎重大机遇?今天同花顺专家团邀请了

长盛医疗行业量化配置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女士

为大家分享。

嘉宾介绍:

周思聪,中国人民大学硕士,2018年加入长盛基金,曾供职于银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产品:长盛养老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盛医疗行业量化配置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嘉宾核心观点:

1、医疗天然属于新基建的范围,医疗“新基建”叠加公共卫生政策,有三大领域将率先受益。

2、全球疫情,中长期利好所有医药行业,结合今年医疗投资情况,主要有三类投资机会。

3、中药板块目前估值仍然较低,未来能否获得重估,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未来医保政策对中药板块友好度能否提高。

4、医疗行业子行业众多且差别较大,当前医疗行业中不受政策风险干扰、确定性好、高成长性的子行业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访谈详细内容:

1

、医疗“新基建”叠加公共卫生政策,您认为哪些领域将率先受益?

周思聪:

医疗天然属于新基建的范围。从中长期看,医疗的所有子赛道都将获得国家的更多投入。2002年非典前,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4.7%,2018年为6.7%,而世界主流经济体国家这一占比的平均水平为10%,美国为16%。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势必要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具体说来,我觉得有三类领域将率先受益:

(1)医疗设备领域

此次疫情必然使得国家对于全国各地公共卫生医疗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加的重视,分级诊疗必将继续推进,各级医院的设备配置水平和种类都将进一步提升,呼吸机、监护仪、便携式检测监护设备上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体现的非常明显,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厂商将继续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2)检测相关领域

此次新冠疫情为ICL市场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县域城市建设PCR实验室的政策将进一步扩大ICL基层市场规模。就以新冠疫情相关的新冠检测为例,未来相关检测在医学检验中的份额可能会替代甚至高于乙肝检测的份额。因此,从事第三方检测相关的公司以及为之提供设备的企业都将直接受益。

(3)互联网医疗领域

“互联网+医疗”其实是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深化,其背后的深意就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疗效率。在我们当前的医疗资源紧缺且老龄化不断加剧国情下,这是非常急迫的。疫情之后,各种互联网医疗的招标都在提速,利好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

2

、随着国内疫情危机削减,医疗终端持续恢复,您认为哪些业绩受损的子行业将迎来业绩拐点且持续景气?

周思聪: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期利好所有医药行业。结合今年医疗投资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三类投资机会:

(1)原料药和CDMO产业链

即使不考虑疫情的因素,原料药行业本身受益于 “4+7”集采、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原料药企业的话语权提高;受益于环保,原料药行业的供需格局得到该改善;受益于创新药发展,原料药企业化工属性减弱,医药属性增强。整个行业未来有望量价齐升,具有估值和业绩双升的可能。

尽管在疫情期间,原料药企业因为复工延迟和物流受阻受到一季度的生产情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海外疫情发生后,中国的原料药企业可能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美国、欧洲、印度、中国是四大原料药生产国,此次新冠疫情之后,我国成为了是唯一复工的原料药生产国,疫情对于我国原料药行业将产生长远的利好影响,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加速特色原料药订单向我国的转移。

与原料药行业紧密相关的CDMO行业也是面临同样的背景,基于成本的优势,本身我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在不断增长,处于订单不断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之中,疫情之后,国际大型药企有加大常规药品安全库存的需求,而目前能够正常生产的国家只有中国,有利于我国CDMO企业订单的增长。

(2)以疫苗、抗过敏类药物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链

生物药行业既具有治疗型的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居民消费的属性,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行业。长生疫苗事件之后,国家对于疫苗行业管控加强,使得这几年行业的竞争格局不断改善。

尽管疫情期间,居民在生物药方面的消费锐减,不少卫生防疫站是0接种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一季度的业绩,但是,此次疫情使得居民对于自我防疫、保健意识的有直接的增强,对疫苗和其他生物药行业形成行业性的利好。中国居民自觉接种流感疫苗的意识普遍源于03年非典,可以预见,今年的流感疫苗将更为紧缺。同时,居民出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的考虑也会加大对于过敏类疾病的重视程度,对抗过敏类的生物药形成利好。

生物类药品都是需要销售人员不断进行市场教育的行业,居民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除了带来需求的增长之外,还将带来企业销售费用的大幅度下降,从而带来利润端的改善。

(3)医疗服务、手术产业链

二三月份,国内医院的门诊量下滑70%,医院的手术量更是降至冰点,很多医疗服务提供机构整个二三月份收入几乎为0。但是,不论是改善生活的眼科、齿科的医疗服务还是各种治疗型的手术都是最为刚性的需求,这些需求只会延迟不会消失,在疫情结束之后,医疗服务、手术产业链是反弹最为迅速的行业,环比改善的幅度很大。

3

、中医在本次抗疫中战功显赫,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指出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您是如何看待中药板块的?

周思聪:

近年来,以辅助用药为代表的中药板块一直都是医保政策的重灾区,但是,在这次战疫过程中,中药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从产业的角度看,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到清末,我国先后发生过300余次疫病流行,在历代治疗疫病的过程中,中医药涌现出大量治疗理论,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疫病经验。可以说,从投资的角度看,目前估值仍然较低的中药板块能否获得重估,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未来医保政策对中药板块友好度能否提高。品牌中药消费品未来的发展则一方面取决于品牌的建设和渠道管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产品的定位能否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4

、医药行业作为异质性较强的行业,内部子行业众多您觉得哪些领域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周思聪:

医疗行业确实是子行业众多,每个子行业的差别都很大,医疗行业中存在很多不受政策风险干扰的确定性的高成长性子行业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具体来看,我觉得有三个方向:

(1)创新药产业链

创新药大潮已经来临,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当下正处于创新药研发需求的井喷期,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环境下,创新药公司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药监局近几年审评速度显著加快,为创新药提供了诸多实际的利好,一批重要或急需的品种在2018年获批上市实现弯道超车。

除了创新药之外,还有与之配套的各种服务外包行业也是使得长期看好,各种服务外包的子行业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外大的创新药浪潮,另一方面成本的优势也使得我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在不断增长,整个行业处于高速的增长之中。

(2)居民自发的医药消费升级方向

当人口结构不断放老龄化的过程中,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和生命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除了治疗性的需求之外,居民处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也会越来越多的在自费性的医疗服务、疫苗、生长激素、抗过敏药物等偏消费属性的医疗子赛道上投入更多,这就是老龄化带来的结构性人口红利。

(3)进口替代方向

近年来,国产的很多医疗设备,器械逐步达到国外产品的中档甚至中高档的水平,进步显著。随着医改、分级诊疗的推广,国家倡导“大病不出县”,这些进口替代的国产公司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中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进口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国家也扶持国产设备、鼓励民营医院等多项政策全面落实中,国产厂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5、第5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近日在线召开,中国专家研究入选数量再创新高。当前国内哪些疾病用药每年进口额较大,后市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周思聪:

抗癌类、呼吸类、抗感染类是是进口额最大的三大品类,除此之外,麻醉类、免疫抑制剂、降糖类、心脑血管、消化类、血制品等也是进口金额较大的子品类。

从畅销药物类别的海内外比较看,我国用药结构与海外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后续我国用药结构将向国际平均水平对接(从而影响对应品种销量和进口),还是很大程度继续保持中国特色,有待观察。

(1)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是海外药品最重要的类别之一,但这些品类在我国用药中的占比很低。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用药在我国的未能放量很大程度受医保覆盖有限、药价高昂制约。国内外患者支付能力差异对药品的放量影响仍非常明显;

(2)抗感染类药物中,抗病毒用药(特别以抗HIV用药为主)是海外最重要的品种之一,且有多种抗病毒复方制剂是/曾是重磅炸弹药物;但在我国,抗病毒药物种类非常有限,国产替代严重滞后,做抗病毒药的自主企业稀缺,同时我国最主要的抗感染类药物仍是非常传统的抗细菌感染药物,这些药物在海外畅销药中排不到前100名,但在国内却成为仅次于癌症用药的第二大用药类型,且进口比例还高于50%;

(3)疫苗方面,沛儿13、4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是海外的重磅炸弹疫苗品种。沛儿13我国已有仿制药(沃森生物、康泰生物),但4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我国仍只有进口品种,显示出我国疫苗领域与海外差距非常大。随着国产疫苗企业产品的不断获批,疫苗领域国产替代领域巨大。

(4)虽癌症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糖尿病用药在海内外同为大药,但从品种结构看,我国对应领域的应用品种和国外差距明显(代差滞后明显),且新品种放量高度依赖新品种进医保。

总而言之,国内用药结构和海外有较大的差别,以及国内的药企和海外医药巨头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医药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6、您管理的长盛医疗行业量化配置股票(002300)基金,近几年业绩一直位居同类产品前列,您是如何布局大健康产业及挑选持仓/重仓股的?

周思聪:

我想从行业配置、个股研究、投资交易三个角度谈:

(1)行业选择:通过子行业比较的方式,选择高景气度的赛道,向景气度要收益

从长期的维度看,资本市场最有效的因子永远是成长性因子,因此做投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站在高景气的赛道上。只有在高景气度的赛道上,选到好的投资标的的可能性才高。具体到医药行业,医药行业子行业众多,不同子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行业发展阶段截然不同,因此,选择好受政策影响小,行业增速高、行业竞争格局好的子行业是医药行业的投资的首要任务。

(2)个股挖掘:围绕高景气度的子行业做产业链的延伸挖掘,深挖利基个股,可以大大提高投资效率

选择好高景气的子行业之后,尽可能从上下游的角度,从产业相关性的角度挖掘产业链最大价值量,充分分享高景气度行业的红利及外溢性。例如通过对于创新药子行业的研究,进而将创新药产业链从药延伸到CXO,进而延伸到原料药,挖掘其中的优质个股,尤其是利基个股。

医药行业的研究壁垒高,专业性强,个股选择难度大。但是医药行业是天生的利基行业,以利基策略为出发点,将关注的重点从专业性的医药知识转移到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市场份额、盈利水平、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上来,寻找医药企业真正的利基所在,可以使得医药行业的选股思路更为清晰明确。我偏好专注于自己的赛道,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从而不断的由小变大,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的成长的医药个股。

(3)投资行为:选择好赛道上的优质公司做中长期重仓持股,等候时间的玫瑰

我的主要精力用于选子行业、择股层面,因此习惯于中长期重仓持股,在回避政策不明朗、不友好方向的同时,珍惜每一次政策波动带来的优质公司的配置机会,长期看每一次政策利空或者意外事件最终都将促成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提升,每一次非理性的下跌事后证明都是买入的“黄金坑”,都是加大对看好个股持仓的绝佳机会。

+83.55%

近一年收益率

长盛医疗量化股票

002300

查看详情

同花顺专家团,是由同顺号团队倾力打造的行业专家访谈专栏。关注同花顺专家团,把握经济热点,洞悉市场变化,深入产业分析,与专家面对面。

光学测量公司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光学测量公司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季度47家财险公司盈利135亿元4家险企亏损均超亿元-安邦财险黑龙江分公司 下一篇: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3%——物价继续保持平稳运行-cpi平均每年多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