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逼”的陕北“煤变”!-韩城黑猫焦化城二级焦炭每吨的价格是多少

期货之家 阅读 94 2025-04-26 01:18:26

往榆林各大煤矿的公路上,拉煤车排起的长龙令人“绝望”。

这是“煤超疯”的真实写照,坚持走到尽头的话,还可以看到浓浓的工业朋克风,包括开足马力的矿井、飞架的输煤栈桥,以及高耸的储煤仓。

两年来,煤价整体高位运行,煤企大赚特赚,榆林迅速攀升至中西部非省会GDP第一市。

但并非皆大欢喜。

顺着这条产业链看去,

神话与分化并存。

上游企业狂揽煤价飙升红利,下游煤化工企业,则处于煤价变革风暴的中心,因原材料成本上涨普遍承压,不乏减产甚至停产。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为削弱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不少煤化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一批陕北煤炭深加工项目纷纷上马——谁又能想到,陕北能源转型升级这个

老大难问题,竟然因为煤炭价格上涨倒逼,迎来了新气象。

01 “家里有矿”就是豪横

近几年的全球大变局叙事中,“能源危机”总是和“新冠疫情”并列。

煤价进入疯涨周期,很重要的一个背景在于,

“能源危机”之下的供需关系失衡。

譬如,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2020年10月,其混煤价尚不足500元/吨;到了2021年10月,榆林市发改委官方数据显示,混煤价格接近1700元/吨;2022年10月,混煤仍以1300元/吨的价格高位运行。

“煤超疯”席卷之下,以榆林为代表的煤城,进而成为经济报道的一部分。

2022年,榆林GDP增量1286.1亿,在一些报道叙述中,甚至经常与增量1722.8亿的深圳同框出现。同年,榆林市GDP名义增速20.39%,此前的2021年则是更为惊人的31.16%,用“狂飙”都难以形容,毕竟当年陕西省GDP名义增速6.5%,都被认为是不错的表现。

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是,2022年,西安知名烂尾楼选手“西江月”,被陕西辰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接盘。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3)曾撰文《陕北煤老板抄底西安楼市》指出,该接盘方背后,站着陕北“煤老板”的身影。

这一接盘动作,颇有

“你方唱罢我登台”

的意味:一方是当时如日中天的能源行业,另一方是彼时风雨飘摇的地产行业,均不乏传奇色彩。

更直接的案例,则是陕煤集团。

据公司官方披露,2022年实现营收5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利润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4%。公司表示,该业绩为集团成立18年来历史最好的成绩。

陕煤集团近年来在股权投资、新能源领域多有探索,且表现不俗,但论优异业绩,

“自身有矿”仍是主要因素

。2022年,公司完成煤炭产量2.33亿吨,化工产品产量1954万吨,发电量515亿度,粗钢产量1217万吨。

02 下游企业日子难过

各煤城GDP狂飙,惹得一众城市羡慕不已。

但回到当地煤炭生态中,聚焦煤化工产业链的上下游,又呈现出迥异的境况。

煤化工指的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当然,煤化工也有新旧之分。

传统煤化工涉及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等。

以传统煤化工煤焦化为例,“煤超疯”之下,各地焦炭企业普遍承压。

2022年9月,中焦协市场委员会以视频方式召开市场分析会。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与会人员反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焦炭成本大幅增加,

焦化行业普遍亏损100元/吨-300元/吨

。”

譬如,“家里缺矿”的韩城焦炭企业陕西黑猫(601015),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跌153.82%,由盈转亏。

这是行业生态众多案例之一。

2022年,陕西延长石油凯越煤化公司50万吨甲醇制乙醇项目得到正式批复,该项目位于榆林市榆横工业区,项目投资25.64亿元。

该项目提出之时便强调,能源化工行业低迷、煤炭价格暴涨,同时凯越煤化现有

产业链短,结构单一

,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能力弱,

抗风险能力差

,导致企业连年亏损。投资甲醇制乙醇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对抗原材料上涨对于企业的影响。

虽然母公司延长石油依旧是世界500强公司,但凯越煤化身处煤炭产业链下游,日子并不好过。

03 一场“被逼”的变革

2023年,陕西安排升级重点项目640个,在榆林,其中多个为煤炭深加工项目。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是年初开工的投资额最大的高端能源化工项目。据官方披露,项目总投资206.1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22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聚烯烃,同时对现有化工一期工程优化升级,建设25万吨/年LDPE/EVA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项目。

该项目建设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在“双碳”的背景之下,

减少对于原材料的依赖

,突出成本竞争优势,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煤价狂飙,尽管给陕煤带来了前所未的业绩,家里也有矿,但陕煤旗下煤化工企业同样进行着一系列的产业链延伸。譬如,陕煤榆林化学5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DMC)项目在2023年年初开工。

陕煤工作人员解释,“榆林化学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减少对原料的依赖。通过大宗品带动精细化学品的聚集,同时通过大宗品的生产带动下游精细化学品的自主研发,进一步促进精细化学品的发展,最终才可能走向高端化和精细化。”

另有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煤化工行业目前的主要矛盾在于产业链较为低端,对原料煤炭依赖较大,同质化竞争严重,且利润率低。

相比煤价变动,煤化工企业的应对,有着结构性的滞后。“随着成本(煤炭)大幅上涨,导致部分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开始出现亏损。进而才开始

减少产量、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

以上多个项目便是上述路径的典型案例。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煤化工行业呈现的一系列变革(如延伸产业链),也不能完全说是因为煤炭价格变化引起的,对于行业长远的发展来说,产业链升级与延伸是大势所趋,煤价的变化加快了这一进程。

04 “倒逼”或将长期持续

进入2023年,煤炭价格有所回落。

榆林市发改委曾预测,开年后煤炭价格应该会进入窄幅波动。业内人士给出同样的预测,煤炭市场有望继续呈现产销两旺态势,2023年煤炭供需总体可能相对平衡,

煤炭价格或将小幅波动。

分析人士从需求角度给出判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动力有望保持,制造业投资仍有韧性,有利于支撑煤炭需求。

一方面,2022年,基于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补短板等,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提速。进入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成为投资的“主角”之一。

譬如,国家发改委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仍将疲软,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不利于煤炭需求增长。

从供应端来看,相关部门将继续推动煤炭产能释放,多措并举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各项工作,预计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铁路部门将重点保障电煤运输畅通有序,确保电煤安全稳定供应,预计煤炭铁路运量将保持增长。

后期沿海地区电煤需求将比较旺盛,国际主要煤炭出口国具备向我国增加煤炭出口的意愿和潜力,不过由于电煤长协合同量明显增加,电厂对进口煤的需求可能会减弱,预计煤炭进口可能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判断,2023年煤炭需求可能小幅增长,煤炭供应将继续增长,煤炭供需总体或将相对平衡,

煤炭市场价格可能以稳为主、小幅波动。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产业链升级,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修炼内功,加强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对煤炭的“吃干榨净”。尤其面对“双碳”大背景,

煤化工行业“吃干榨净”是大趋势。

05 关乎陕北能源基地大计

榆林能源转型升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政府近年来也在积极引导。

据企查查行业分类数据,截至2023年1月底,榆林市共有5865家企业从事煤炭相关活动,其中103家从事煤炭加工相关工作。

而这103家中,存续/在业的只有66家。

整体来看,榆林绝大多数煤炭相关企业,从事基础的采煤、销售,在深加工方面尚不够完善,不平衡与不充分表现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在煤炭价格大涨的背景之下,榆林迅速积累起来的建设深加工产业链的资本,与下游企业亟待延伸产业链的需求不谋而合,于是,打造现代化的能源产业基地,迎来更澎湃的驱动力。

2022年,时任榆林市委书记对媒体介绍,

榆林市提出代表性的“三转三补”思路

“三转三补”,即“推动资源开发向保障国家综合能源供给安全转变、产业体系由能源化工主导向多元融合多极支撑转变、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以资源禀赋和应用场景优势补区位劣势、以政策资金优势补创新劣势、以产业规模优势补产业单一劣势,努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

上述业内人士同样建议,榆林依靠现有煤炭资源优势,沿着

新能源、新材料

两大产业方向,利用煤炭分质利用的技术先进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能源及电解水制氢和森林碳汇四个方面的部署规划和技术推进,推动煤化工

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通过新建、兼并重组等方式,在靠近煤炭资源和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以集约高效为特点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打造在成本、品质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并形成一定体量;在靠近市场的西安、乐山等地,机动灵活布局下游专精特新项目和精细化工产品,与生产基地相互支撑,最终形成

“一主多副、多点支撑”

的产业版图。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榆林市发改委官网、陕煤集团官微等)

撰 稿丨王小娟

编 辑丨唐执简

影像仪测量

仪器影像仪

光学测试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场“离奇”收购,电梯制造商同力日升上市一年就跨界储能,会爆雷吗?-重庆三峡水利供电有限公司缴费 下一篇: 一场中甲比赛的背后-梅州市华山水泥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