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01年中国正艰难,克林顿为啥把中国送进世贸组织?美国算盘打得响-中国加入wto是在多少年

知识问答 阅读 67 2025-05-10 15:37:1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托马斯

编辑|t

“对美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对世界经济也有利。”

这是1999年,中美两国在关于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共同协议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的感叹。

并且克林顿还声称要尽自己所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促成中国加入WTO,让中国享受公正的贸易待遇。

之后到了2001年,新中国便顺利成为了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

谁又能想到,新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花费了将近15年的时间做谈判,一度陷入到困境当中,在最艰难的时候竟是克林顿站出来推了中国一把,才让中国成功加入世贸。

那么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什么会帮助中国呢?这背后是否有其他“小算盘”?

(克林顿)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一段艰辛的历史吧!

中国加入世贸的阻碍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临时机构,这是一个世界各国政府之间缔结关税和多边贸易规则的协定,直到1996年才被世贸组织正式取代。

而我国从1987年开始便努力想要加入“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也就是后来的WTO。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为了加入多边贸易合作准备了好几年。

当时正值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能尽快将中国市场与世界接轨,加入世贸组织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于是乎,便开始了长达15年的入世贸之路,这期间真的是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难”,堪比西天取经一样的漫长和困难。

(世贸组织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权利与义务平衡的组织,你不仅仅要享有他国给予你的没有壁垒的出口贸易权利,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对应的进口义务。

简单来说,你把东西卖给别人,也必须要买别人的东西。

这就要对我国的经济长期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进行严格把关。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6年,世界银行统计出我国人均收入在380美元,而到了在谈判具体义务的1992年国民人均收入只有371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用了16年来发展经济,人均收入不增反降。

实际上这是因为汇率的问题,在七十年代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1.5,到了1992年是1∶5.5,又过了两年成了1∶8.7。

仅凭这一点,

世贸组织就认定中国的国民人均收入统计不稳定,就有理由拒绝我们加入世贸。

(世贸组织logo)

其实在那时候,我国的钢铁、煤炭、棉花、自行车、汽车、电视机的产量总值已经是位列世界前茅了,按照他们的算法我们的国民人均收入是能达到2000-2500美元的。

之所以刻意为难我们,

是因为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对欧美国家的经济霸主地位产生威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经济全球化的90年代,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在国内占比70%-80%,而中国的服务业相对年轻和落后,只有30%-40%,这也让世贸组织觉得我们还不够资格。

以至于从1995年以来,我国因为服务业市场的开放问题,与WTO进入到了一个旷日持久的谈判阶段。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

世贸组织是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持着,说是经济贸易组织,但里面夹杂着过多的政治成分。

(世贸组织总部石碑)

美国在苏联解体之前,对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是给予支持的,并且还许下了承诺。

可是随着1989年“东欧剧变”,

美国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的计划失败后,便立马翻脸不认账了。

美国不仅不再支持中国加入,还找各种理由百般阻挠,以至于中国的谈判停滞了两年,直到苏联解体后才恢复正常。

而世贸组织里面的这些成员国都会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排挤中国。

他们认为加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提是,这个国家必须得是搞市场经济的,哪怕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采取的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原则也不行。

关于新中国到底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的问题讨论陷入僵局,在1992年谈判恢复正常之前,就花了6年时间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体制进行审查。

这是本质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谈判过程中最艰难的问题。

(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

毕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怎样给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解释,什么叫作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是很难很难的。

这些西方国家便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来为难我们,说我们一会儿是计划经济,一会儿是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太不稳定了。

为此,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的发言,正式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搞市场经济的传统说法,为中国的谈判带来了“曙光”,加速了后面的谈判进程。

新中国原本打算在世贸组织正式成立时便加入,于是采取了先拉拢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中小等发达国家,再和欧洲与日本谈判,最后再与美国决战的谈判策略。

虽说最终计划并没有实现,但还是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放了羊毛进口市场,光是在1994年就进口了31万吨羊毛,给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

(世贸组织旗帜)

世界各国也都知道当时拥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时势的。

归根到底,还是美国在阻拦,必须要美国亲自点头才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个男人出现了。

克林顿的经济优先政策

他就是开篇提到的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克林顿首次上任总统便是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1992年。

苏联解体之前,美国与苏联进行了长达44年的冷战,这期间虽然双方并未发生强有力的军事冲突,但一直都在进行军事竞争。

美国为了与苏联在军事上分庭抗礼,自己的内外政策皆是以军事发展优先,以至于经济实力明显下降。

冷战开始阶段,美国的工业产量占全球50%,是全世界工业产品的中心与头号贸易出口国。

(冷战漫画)

但40年后它的工业产品包括纺织、钢铁、造船、汽车、机械制造以及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都急剧下降,并且工业垄断地位逐渐被日本、欧洲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所取代。

与此同时,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额下降明显,经济发展进步缓慢,对外投资亦日益滑坡,甚至连自己的储蓄率都比不上自己的贸易伙伴了。

这些问题因为冷战时期被苏联矛盾所转移,如今苏联已经解体,再也无法掩盖住了。

在克林顿选举的时候,他就高举变革的旗帜,向美国国民喊出了:

“美国必须重新获得它的经济优势才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克林顿能在那一年脱颖而出,被美国国民选为总统的原因。

新上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

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美国的政策重心从军事上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在他的政府领导下,美国将在全球市场上发挥领导作用,将去积极竞争而不是退却。

(克林顿)

所以经济贸易成为美国最优先的政策,连身为总统的克林顿都会亲自出马向其他国家推销美国的商品,像极了一个销售员。

比如,克林顿曾私下说服哈萨克总统纳扎伯亚夫允许美国的“CHEVRON”石油公司参入开发有200亿美元合同的哈萨克油田。

又竭力游说沙特阿拉伯王国同意美国的“AT&T”电话公司负责协助该国更新它的电信通讯系统。

如果不是做了总统,克林顿可能会是一名优秀的销售。

在克林顿的带领下,美国的外交部、商业部、农业部、交通部、国务院等机构也都纷纷加入行列,大力推广美国的海外市场。

在美国国内,克林顿为了加强国家安全与经济外交机构,提升经济部门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他首次在白宫成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补充机构,从而使经济问题被视为关系国家安全的事务。

(克林顿)

他还在美国商务部成立了一个“作战室”,及时分析处理全球商贸事务中的突发事件。

在国际上,克林顿全力推动全球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积极倡导全球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努力降低全球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壁垒。

他先是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紧接着发起推动成立了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等十余国家参加的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组织。

而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市场的中国,便是克林顿发展的重点对象。

克林顿在上任之初,提出了在对华政策上将人权与最惠国贸易待遇挂钩的错误政策,认为中国是没有“人权”的国家,不应该享受这种待遇。

但现在他却改变了想法,宣布要延长中国最惠国贸易待遇的同时,决定将它与人权问题“脱钩”。

(亚太地区)

其实克林顿一开始有打算针对中国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那时的美国与我们正处在关系紧张阶段。

虽然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还进入到了一段“蜜月期”,可正如前面所讲,随着1989年的政治剧变后,美国开始宣布对华制裁,中止两国来往,两国关系再次恶化。

还是在克林顿上任总统后的第二年,我国领导人与克林顿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会晤,才再次有了来往。

当时我国领导人与克林顿达成了共同意见,

都希望两国能为了共同利益和未来的战略发展考虑,可以妥善处理分歧,恢复以往的合作。

但随后,

因为美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问题,两国关系又降到了“冰点”。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能在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那年就加入的原因。

(克林顿)

虽说如此,新中国还是没有放弃,在想尽办法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来投上一票,而克林顿也在努力缓和中美的关系。

毕竟美国经济想要再次崛起,绝对离不开中国市场。

中国“入世”之路结束

由于苏联解体后,新中国变成了美国最大的“假想敌”,就处处与中国作对。

克林顿在任期间一直扮演着一名“和平调停人”的角色,积极化解美国与世界各个地区的纷争,也包括中国。

但是美国国会还是坚持与中国为敌,导致克林顿在任的前四年,中美关系若即若离,并没有得到实质变化。

到了克林顿连任总统后,他坚信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美国的商品推广到全世界去。

因此他再次呼吁要在改善中美经贸关系基础上,改善和加强中美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的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

(克林顿)

自此,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开始了频繁的互动。

克林顿主动邀请我国领导人到美访问,打破了十二年没有中国领导人访美的传统,并且两国领导人重申《中美联合声明》,扩大共识、增进了解,确定未来发展目标。

最重要的是,美国强调了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多番访问与互动之下,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终于得到了改善,为了能够与中国达成长期的贸易合作,克林顿也开始支持中国加入“WTO”。

1999年4月,我国领导人再次访美,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美国承诺支持中国在当年加入世贸组织,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不过后面发生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被北约轰炸的事件,导致原本的一片和谐的谈判气氛不复存在,中国中止了与美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

(我国被炸毁的南斯拉夫大使馆)

美国也是努力了许久,不肯轻言放弃,主动向中国示好,多次提出要继续谈判。

最后,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后,同意恢复了谈判。

同年11月15日,中国在经过艰难的谈判后,在保障我国利益的情况下从美国那里争取到了最大的权益,双方终于在北京达成“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意味着中国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与美国进行的25轮谈判,与欧洲进行了15轮谈判,在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两年之后,

中国代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

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15年的“入世”之路,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

这既对新中国能够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标志了我们改革开放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

(中国加入世贸)

当然,从中美达成协议,到中国正式加入“WTO”期间,克林顿依旧做了不小的努力。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

克林顿带领自己班底的政府官员,到处做演讲强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希望美国国会能尽快批准。

克林顿在电视上对外宣称,只要是美国总统不管他是来自哪一个政党,都应该欢迎中国加入世贸,这样会对他们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美国将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市场”。

在不断强调中国“入世”对美国有利的同时,

克林顿也警告美国国会不要否决自己的议案,否则这样最终只会便宜美国的竞争对手。

他不希望未来20年里,美国人只能痛苦地看着自己多年努力来的利益,成为了他国的既得利益。

在克林顿的坚持下,美国国会有一半以上的人也认识到了让中国“入世”的好处,最后同意了这个方案。

(中国代表签署加入世贸协议)

中国在加入“WTO”的时候,克林顿已经卸任美国总统了,但是中国能够在最后顺利“入世”,克林顿确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虽说我们确实要好好感谢一下克林顿,但也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

要知道,克林顿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不可能真的会为中国考虑,他这么做也是有其他的“小算盘”的。

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

克林顿要让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如前面一直提到的,是为了能让美国资本进入到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这样一来,

美国就可以凭借贸易顺差赚走中国大批财富,改善美国本身的经济情况,也能给克林顿自己积累政治成绩。

其次,克林顿想要通过支持中国加入“WTO”,

好让中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做出让步,甚至对美国的决策进行支持,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事务上。

(克林顿)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初美国想要利用对付东欧和苏联的和平演变政策对付中国,结果失败而告终,

现在克林顿意图通过打开中国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和文化输入到中国,让中国最终完成“变革”。

换句话说,美国是打算用意识形态控制中国。

当时我国的领导人怎能不知道克林顿打的“小算盘”,只不过因为加入“WTO”是势在必得的事情,就顺势与美国达成了合作。

但是,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赶不上变化的。

自从中国加入到“WTO”后,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GDP每年的增速超过8%,这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恐怖”的数字。

美国最初想要用资本控制中国市场,但是没想到中国12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吸引到了全球的资本涌入,美国并没有做到一家独大。

(中国经济)

从2001年到2015年这期间,中国进出口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5000多亿美元扩大到了4万多亿美元,世界贸易份额也由原来的4%提升到了15%。

在2009年的时候,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据主导作用。

美国当初打算靠贸易顺差剥削中国的财富,可以说是完全失算了。

中国更是超越日本、欧洲等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让美国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便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而我国也在2010年时,全部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诺,进一步对世界上所有的贸易合作伙伴,降低了关税,外贸经营权也全部放开,并且清理了2300多部部门规章和法律法规,将“WTO”所宣扬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完全融入到了我们自己的规章制度中。

(对外贸易)

正因为如此,

美国想要通过各种理由来制裁中国,以此做要挟让中国支持他在国际上的一些不法行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因为市场开放而“变色”,

中国特色的市场制度,其稳定性和有效性远超美国的想象。

哪怕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连美国都受到打击,中国受到的影响却少之又少。

尤其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更加强大,更不会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了。

可以说,克林顿最初的“如意算盘”全部打空了。

中国加入“WTO”后,该组织的三任总干事麦克·穆尔、素帕猜和拉米,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为世界所做的经济贡献和自身取得的伟大成绩,由衷地赞叹。

(拉米)

拉米先生更是直接称赞,

中国“入世”是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

不知道克林顿现在看到自己一手帮助下成就出的“经济大国”——中国,会不会心生后悔呢?

【总结】

中国能够成功加入“WTO”,是我们自身的不断努力,也离不开克林顿当年的帮助。

但不可忽视的是,

我国本身所具备的庞大市场和资源规模,让全球的资本都趋之若鹜想要与中国合作。

美国曾妄图用资本控制中国,却没想到多年努力给我国做了“嫁衣”。

我们凭借自己独特的经济制度,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国民经济必将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一!

参考资料:

央视网·中美政治关系

央视网·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中国新闻社·克林顿表示尽其所能与其他国家一起促成中国入世

人民网·中国入世15年:从新成员到进入核心圈

《WTO动态》·克林顿及政府高官纷纷表示中国“入世”对美国有利

《东南学术》·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对中国“入世”的影响

《政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何如此艰难

爱依瑞斯

爱依瑞斯沙发

爱依瑞斯软床

爱依瑞斯全屋家具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01国科资讯,专业快捷的查新检索平台,保证每份报告均真...-炒美国股票哪里看资讯 下一篇: 【推荐】01月07日有4家基金公司,旗下7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基金001128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