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06年山西煤老板砸6亿去宁夏荒滩种葡萄,被讽人傻钱多,现赚爽了-加工环保煤建厂需要多少钱

财经问答 阅读 92 2025-05-10 15:46:38

文|赵睚眦

江湖里有两个传说:拆迁户,煤老板。

如今,已经消失好久的

煤老板们似乎又杀回来了,带着钱,成堆成堆的钱。

一座相当霸气的写字楼——华合地产,刚刚被出售,卖出的价格26.7亿!

一平近6万,谁这么有实力?一打听,买家不出所料是财大气粗的煤老板,果然别来无恙,风采依旧。

对财大气粗的“煤老板”们来说,一掷千金简直小菜一碟。

可在众多煤老板里却有一个另类,别人有钱就享受,他有钱却想方设法让自己受罪。

更是脑洞大开跑到鸟不生蛋的戈壁滩,砸6亿买7500亩戈壁滩,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别人笑话他:“人傻钱多。”

他却笑笑说:“我赚大发了。”

01

他叫刘金启,山西一个小农村里长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儿的人靠的就是煤矿,这“黑金”是好东西,养活了当地数以万计的家庭。

刘金启家里穷,姊妹又多,所以他很早就辍学到井里帮工,由于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又好,老师还特意跑来劝说刘金启的父亲,让他继续上学。

可刘金启的父亲说:“干什么不是吃饭,咱这家庭不下井难不成还能出个大学生?”

小小年纪的刘金启在煤矿里很快就显露出过人的智慧和学习能力,不但对各种煤的品种了如指掌,还会专研一些新技术。

他知道,自己不会一辈子待在暗无天日的井里。

“总有一天,我也要做大老板!”

年纪稍大一点,刘金启就主动请缨,从一线开采转到业务销售,辗转全国各地的货场。

天道酬勤,这样虽然更辛苦,积累了不少人脉。

90年代初期,一则新闻消息让刘金启眼前一亮:国家开放煤矿的私人开采权。

刘金启知道,发财的机会来了!

原来,刘金启所在煤矿的老板,不具有战略眼光,遇到大变革脑袋瓜子就有点跟不上趟,很快煤矿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能以很少的钱转让出去。

刘金启嗅到商机,立即东家3000,西家800的凑了20多万,直接从老板手里接管了一个小矿,一跃成为了真正的煤老板。

说是也巧,刘金启的煤矿里很快就钻出了有“煤中劳斯莱斯”的无烟煤。

这让刘金启彻底翻身,加上他不保守,敢冲敢闯,短短10年,从1个小煤矿做到了8个大煤矿。

货场200多个,遍及华北,华中,东北等地,成为当地有名的煤老板。

而刘金启,也彻底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土豪,用他自己的话说:“

那就像在印钱!

巅峰时期,刘金启的身家高达10亿!

虽然生意风生水起,日进斗金,刘金启却愁眉不展。

因为煤炭生意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不说,还要担心矿难,再加上对环境的污染,刘金启意识到,早晚有一天,国家会出台措施对这个行业进行限制。

02

同行老板们听刘金启说起他的焦虑,都哈哈大笑,觉得这个家伙果然格格不入。

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不纸醉金迷,到处撒钱找乐子,还去费那脑子想以后干嘛?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开始,刘金启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小受穷的他突然间暴富后,当然也要“报复性消费”。

去大城市买房,一买就是一个单元。

换车,什么有土豪气质就换什么,换来换去还是换回了悍马,在矿山开起来又有面子又实在。

喝酒,喝红酒、吃牛排。牛排要澳洲空运过来的新鲜牛排,红酒和1万美金1瓶的罗曼尼康帝,而且刘金启最霸气的一句话就是:“可劲造儿,踩箱喝!”

可这样的生活过多了,刘金启也觉得枯燥无味,自己还年轻,和那些大腹便便的老板们也聊不到一起去,这样的酒肉生活瞬间索然无味。

同样都是撒钱,如何,才能提升一下品味,有一点贵族气质呢?

有个朋友的话让他眼前一亮,去迪拜,那土豪多,能让自己,甚至整个家族提升贵族气质!

说去就去,包机去!

2006年,刘金启带着大队人马就去了迪拜,疯狂花钱,一个多星期就花掉了1500万,这种不差钱的方式让当地的土豪也不禁咋舌。

刘金启十分满意,以为获得了当地贵族的认可,但他临行前的晚宴上,却被妥妥地“上了一课”,一股被羞辱的感觉油然而生。

刘金启花钱不眨眼,又给当地的土豪送了很多国内昂贵的礼品,所以在他走前,当地的土豪也宴请他吃烤骆驼,用起重机吊起来烤,属实让刘金启见了世面。

可这酒喝到酣处,土豪就开始吐露真言了:刘,你很有钱也很懂交朋友,可我告诉你,在迪拜就算你有10亿也只是普通人,真正被认可的贵族都在沙漠里种树,能给这里带来绿色的人才会被认可为祖祖辈辈的贵族!

沙漠里种树?这就等同于烧钱,可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呢。

刘金启回酒店后一直念念叨叨,他真的找到了人生下半场要做的事!是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啊。

回国之后的刘金启一扫往日颓态,不但快速的调兵遣将讲财富汇总,而且经常窜到省城拜访很多专家学者,还经常独自一人钻进图书馆里一座就是一天!

很多人不爽他,你个煤老板,一身煤粉味,装什么知识分子啊,可这些煤老板们却不知道,一个重大的危及正在等着他们,而一个巨大的财富新路正在等着刘金启!

03

“什么?你要卖煤矿?你是不是失了心疯了?”

所有人,家里的,亲朋,同行们知道刘金启准备卖掉手里所有煤矿的经营权时都是这么认为的。

就算你想让家里多点书香气,也没必要和煤炭生意断得这么彻底吧,再说了,这一天上百万收入的生意说不做就不做了,钱再多他也有花光的时候啊。

可让这些人更加不解的是,刘金启直接去了宁夏,说是要在宁夏的戈壁滩上种葡萄去,让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变成绿树成荫的塞北江南。

宁夏戈壁滩是啥地方,出了名的穷地方,不长粮食没有水,一年四季都刮风,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戈壁滩的风,年头到年终,一天进嘴四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戈壁滩

原来,2006年时,宁夏科技部牵头在贺兰山东麓附近的大片戈壁滩区域准备打造世界新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招商引资的条件十分丰厚,只是,响应者寥寥。

很多听到优惠政策的都来考察,可来了就被吓跑了,可刘金启来了,却直接住了下来,连续考察了一个星期。

他看到眼前破败萧索的景象,眼睛里就一直闪着泪花,穷苦出身的他太懂得当地人的生活窘境了。

通过打听,他知道这里的村子里常年都没什么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1000多块,小孩子别说念书了,连衣服都没得穿。

刘金启不信,直接冲进一个庄户院里,看到竟然有几个孩子就趴在土炕上,从槽子里舀饭来吃,他再也忍不住了,痛哭起来。

和这些孩子比起来,当初的撒钱简直就是罪孽深重!

他摸着一个孩子的脸蛋说:“大大呢?”

“城里打工去了。”

“娃,我要是在这里建厂,让大大回到身边还能赚钱,咋样?”

“谢谢伯伯,等我长大,也给您干活!”

贺兰山

刘金启坚定地走出窝棚,直接对工作人员说:“你这一块戈壁滩,我全要了。”

前期投资3000万,租下7500亩戈壁滩,然后种树,引水,建葡萄园,酒堡,预计总投资6亿!

这,几乎是刘金启的大半个身家!

他,砸进去的是自己的下半生!

没有人理解,不怕。被人们嘲讽,无所谓。刘金启下了决心,非要在宁夏鼓捣出来点大事业来。

可也算无心插柳柳成排,突然的爱心泛滥,也同样让刘金启躲过了人生的重大劫难。

04

煤炭业,终究是不行了。凭政策东风而起,也随之幻灭。由于制度的逐渐完善,人们对环境生态的诉求增加,很多中小煤矿直接扛不住就倒闭了,很多之前的同行老板们有的栽了,有的资产缩水,有的甚至返贫。

人生,就是这么的风云变幻,可这一切,刘金启并不理会,他正带着刚招来的几百个当地农户在开垦荒滩。他,要在这里种最好的葡萄,酿最好的葡萄酒。

很多人不明白,这里为啥就非要种葡萄?其实,从刘金启一遍遍地跑省城,跑农科院就知道了,他并不是脑袋一热就梭哈的莽撞人。

原来,宁夏贺兰山东麓和著名红酒圣地法国波尔多同在北纬38度,这是上好的葡萄种植地,而宁夏还有他的优势,光照多,矿物质多,砂、石相结合,土壤也不会结块。曾经这里也有少量的葡萄,可量太少了,即便口味绝佳也难有什么影响力。

刘金启,脱下西装,穿上工装,戴草帽,啃凉馍喝凉水,带着人生生地把荒滩上种上葡萄苗,可第二天,他就备受打击。

晚上的风沙尤为大,葡萄秧苗根本扛不住,直接被吹飞,这一夜的损失就十几万。刘金启蹲在地上抽烟,一只又一只,然后他一拍土地,骂了一声:破风沙,就不信收拾不了你!

然后刘金启决定,要种葡萄先种树,斥资1亿种200万棵白杨树,把整个周围的地包括农村都围起来。

再带着农工们,找来挖土机,引黄河水,修水渠,让世代靠雨水生活的农民们喝上自来水。

土地一定要有营养,再花数百万,十里八乡收购牛羊粪肥用来滋养土地。

2009年,待到绿树成荫,养兵千日的刘金启才带着农工们种葡萄。

中间经历了霜冻,经历口味调整,从买地到收获,整整8年,刘金启1分钱没赚。

期间家里人劝他退出,他却说:“我可以走,大不了做个闲散富豪,可我走了,他们一家老小怎么办?”

2014年,刘金启的葡萄终于迎来大丰收,为了酿出最棒的红酒,设备是以色列的,庄园管家是法国雇的,科研团队是农科院的大学生们,采摘的工人们大量的请当地的吊庄移民。就连橡木桶,也是买的质量最好最贵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开瓶的那一刻,见过大风大浪的刘金启面部肌肉连连抖动,后背又紧又冷,他在等待着宣判一样紧张得要命,台上40多名中外葡萄酒品酒大师正在逐一品鉴,最后得出结论:单宁可口,香气怡人,色泽、口味、留香都是世界级的!

刘金启顺间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和工人们相拥,又是蹦又是跳,撒了欢的疯。他压力太大了。

但是,因为名气小,虽然大丰收,销量却一直上不去,很多人都怕刘总坚持不下去。

做过煤炭销售的刘金启大手一挥,不怕,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走出去,和国际大品牌过过招,咱们孑然一身和他们斗,赢了就翻身了。

事实也是如此,2015年,在参加法国的国家红酒大奖赛上,刘金启的宁夏红葡萄酒在12450个品类中如黑马一样杀出,拿下2个金奖3块银奖,技惊四座。从此,在世界葡萄酒地图上,多了一个宁夏贺兰山东麓,刘金启功不可没!

老外纷纷说:东方的味道,很棒!

宁夏红葡萄酒的销量蹭蹭地往上升,刘金启面对采访苦笑: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当被问及砸上全部身家,却8年一分钱没赚后不后悔时,他笑了:能让当地的孩子们吃上饱饭,能上学,他们的家人不至于流离失所,我付出再多啊都值,而且你看现在这规模这环境,我赚爽了!

尾声:

老祖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刘金启就做到了。

在宁夏的十几年里,刘金启的葡萄园让附近延绵的满满都是绿色,曾经的鸟不生蛋,到现在变成了塞北江南。

更是解决了附近3000多人的就业,从闽宁吊庄移民来的农户们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每个月4000多块钱,孩子们也都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师里读书。而被惠及的临时工有近万人!

而在红酒领域上,刘金启的宁夏红葡萄酒更是成为了宁夏的名片,让很多崇洋媚外的人明白了中国的葡萄酒同样有精品。

《山海情》的情节,一幕一幕都是无数个影子,真实存在!

本文由@赵睚眦 原创,请您关注。红袖掌灯,只做有温度的故事。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爱依瑞斯布艺沙发

爱依瑞斯怎么样

爱依瑞斯软床

爱依瑞斯质量好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05月21日(周四)深圳红岭私募飙升牛股精选-深圳红岭私募基金 下一篇: 【推荐】06月01日晚间最新利好消息:3股或将爆发别错过(名单)-01月0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