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海地产大佬的“倒掉”-上海三盛宏业上市公司
作者:郭儒逸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壹
上海富豪陈建铭最近被法院盯上了。
事情缘起一宗民间借贷纠纷。2019年7月,因资金周转需要,陈建铭名下的上海三盛宏业向青岛两家房地产公司借了1亿,约定利率为每日千分之一,期限为15天。并且,由陈建铭个人资产为这桩借款进行担保。
谁料,在偿还了一笔300万的利息之后,三盛宏业迟迟没有再进行还款。于是,这两家青岛公司一怒之下将对方告上法庭。但更意外的是,作为胜诉一方他们仍没能拿到欠款,三盛宏业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这下事情闹大了。
今年8月31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悬赏通告——上海三盛宏业及实控人陈建铭因拒不履行1亿元本息的给付,而被悬赏千万征集藏匿财产的线索。
一个曾凭借百亿身家登上胡润富豪榜的沪上地产大佬,就这样被公开挂到了网上。
对ST中昌(600242.SH)的不少股民来说,他们最近也因这事心生担忧。三盛宏业是ST中昌的控股股东,这几天,类似“老板逃走了”的言论充斥在股吧中,股价的起起伏伏也在挑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
陈建铭曾是房地产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是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而三盛宏业也一度号称位列百强房企,尤其在2019年之前,陈建铭与他创立的庞大商业帝国顺风顺水,似乎没有任何崩盘的迹象。但是此后一场持续至今的债务危机,不仅将三盛宏业拖入爆雷险境,陈建铭本人也急速坠落,从昔日的“风云浙商”成为一名失信被执行人。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浙江舟山人陈建铭的发家史,可以回溯到九十年代。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在浙江省委党校任教多年的他辞职下海,陆续成立舟山中昌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三盛房地产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三盛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从这些生意开始,陈建铭和他的三盛系公司不断扩张业务版图,涉及房地产、大数据、海洋投资、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旗下公司达到三十多家。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建铭顺势将一众社会头衔收入囊中,包括“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浙商十大风云人物”以及“中国优秀房地产企业家”等。
在整个江浙沪,他都逐渐打出了名声。
虽然是多元化经营,但三盛系的基本盘仍然是房地产业务,且多以布局三四线城市为主。2017年,当时担任新沪商联合会轮值主席的陈建铭曾意气风发地表示,即便有舆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是重要金融风险的源头,但在他看来,“只要举措得当,房地产仍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然而,从房地产起家的三盛系,很快就栽了跟头。
贰
陈建铭和三盛宏业的麻烦,是在2019年10月的一场“员工讨债”风波中彻底公开的。
当时,由于公司内部的数期理财产品未能按时兑付,三盛宏业的部分外地员工纷纷赶赴上海总部,向公司讨要说法。
其实早自2017年之后,三盛宏业就多以生产经营需要为由,多次向员工发行定向理财产品,报道称合计规模达到8亿。由于高息诱人,众多三盛员工以及家属购入这些理财产品,期待能够稳赚收益。而事实上,这些后来被法院认定为借贷的“理财”,大多投向了房地产业务。
更令员工们恼怒的是,把持公司高位的陈氏家族和部分高管,却在员工察觉之前提前划走大笔资金,优先兑付自身的理财计划。当被愤懑的员工包围时,陈建铭不得不“当众洒泪”,表示将追回被划走的资金。这位大佬痛哭流涕的场面,在当时也成了圈中人士的饭后谈资。
三盛宏业的资金危机至此进入外界视野。
有意思的是,就在危机引爆之前,陈建铭刚以100亿身家位列《2019 年胡润百富榜》第 398 位。但个人财富达到顶点没能给旗下公司带来好运,三盛宏业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
频繁对内发行理财的背后,是三盛系对资金流的极度渴求。而其资金链之所以紧绷,和陈建铭的超速扩张和多元化策略直接相关。
在房地产光景较好的前几年,三盛宏业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即便随后调控升级,但陈建铭仍豪赌行业会迎来政策宽松期,因此其拿地扩张一度十分凶猛。到2018年,三盛宏业在公开宣传中还声称,“公司土地储备超过3000亩,并连续15年进入中国房地产百强名单”。由此,大笔资金被投入三盛宏业在全国各地的房地产项目,希望能捱到行业的再一次爆发。
房地产生意之外,三盛系的触角也早已伸到上述金融投资、城市建设以及大数据等领域,其中以ST中昌的跟风转型最为典型。
ST中昌在2019年“戴帽”之前,叫作中昌数据。而在中昌数据这个称呼之前,这家公司叫作中昌海运。中昌海运于2000年12月上市,当时号称是“大陆唯一在国内上市的民营海运企业”。
不过,或许是陈建铭认为海运这类传统业务在资本市场毫无性感可言,于是当2015年前后“大数据”这样的时髦概念风靡时,曾立志“不做风口上的猪,要做风口上的鹰”的他,开始通过并购促使中昌海运业务转型。
最终,这家风里来雨里去的海运公司,跨界投身“高科技的”大数据行业,中昌海运摇身一变成为中昌大数据,又成了“沪深两市第一家以大数据命名的上市企业。”
但尴尬的是,披上大数据外壳的中昌数据一度连年亏损,至今仍未走出ST股的阴影。而三盛系的多元化故事,也越来越难讲述。
叁
无论是地产业务扩张,还是激进却投机的多元化,均需要庞大且持续的现金流来支撑。
因此,“找钱”就成为过去几年陈建铭主要做的事之一。
向内部员工发行理财产品只是其手段之一,除此之外,高息借贷(如上述青岛中院判决案例)、频繁发债、高成本信托融资以及股票质押等均是三盛系用以筹钱的运作方式。
据上交所的统计信息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员工讨债时,三盛宏业累计发行公司债券超过80亿元。由于当年政策相对宽松,仅2016年一年发债规模就达到40亿,期限为3或5年兑付。大举发债的后果之一是致使三盛宏业的债务急剧增加,到了2019年,当年到期的债券总额便达到32亿。
原本寄希望通过房地产业务来保证资金流转的三盛系,却逐渐在严厉的调控风暴中迷失。随着融资环境日益收紧,诸如三盛这样的非头部房企从市场上拿到钱的难度越来越高,三盛宏业在各地的楼盘项目也一度被迫停工。
陈建铭失算了。
而为了能够找到钱,陈建铭和他的公司甚至铤而走险。据媒体报道,2017年10月三盛宏业为得到一笔4亿元融资款,曾不惜向对方经办人员提供高达800万的“好处费”。随着后来案发,原本光鲜的百强房企名号上,被添了很不光彩的一笔。
去年,资金链频频告急的三盛宏业出现违约,成为当年数家新增违约房企之一。到今年年初,三盛宏业甚至一度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而高杠杆经营模式和盲目多元化转型,成为引爆这一切的导火索。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年面对员工声讨时曾流泪表示要解决问题的陈建铭,如今也“销声匿迹”了。
相关信息显示,从2019年下半年至今,陈建铭多次被限制高消费,并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他的麻烦还远不止此:今年5月份,因伙同他人操控101个账户,违规坐庄交易中昌数据的股票,陈建铭被处以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严罚。而这一通操作的获利所得,也不过一千多万。
有钱人最要紧的是名声——昔日百亿富豪,如今监守自盗,真是因小失大。
从身份光鲜的商界精英,到麻烦缠身的“老赖”人士,这位沪上富豪的困境还远未结束。现在,青岛中院的一纸通告又如同一剂猛料,让剧情更加曲折。毕竟,如果举报成功可以正大光明地拿下千万赏金,这可要比提心吊胆地坐庄赚那一千多万安心多了。
会不会有人反水呢?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招聘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问题,以及和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招聘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中信银行信用卡有助于签证中信银行信用卡有助于签证吗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信银行信用卡有助于签证,以及中信银行信用卡有助于签证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中信银行
-
【推荐】1.5亿天价成交!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一年身价翻番-基金单子
每经记者 黄小聪 实习记者 王晗 每经编辑 肖芮冬网贷新政合规持牌经营政策下,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再次刷出价格新高。近期,一基金牌照销售机构人员向《每
-
【推荐】中国投资基金公司(00612):梁文志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中国投资基金公司是做什么的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投资基金公司(00612)发布公告,马小秋已辞去彼于公司担任的所有职务(即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董事会辖下的投资者关系委员会成员),自2023年2月21日营业时间结束时起生效。
-
【推荐】下周解禁:两公司解禁前发利好公告-邯郸昌达有限公司
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规模大增,数量21.59亿股,以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246.6亿元,分别较本周环比增加272%、231%。其中有两家公司解禁前发利好公告,尤其值得投资者关注。
-
个人信托发展原因个人信托发展原因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个人信托发展原因,个人信托发展原因分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个人理财有哪些
-
一个企业的“魂”是什么?-公司灵魂
很多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很容易过分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比如做技术的觉得技术是根本,做销售的觉得卖出去才是真理,做财务的觉得财务指标才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每个部分都希望其他部门围着自己部门转,提供高效、全面、优质的服
实时快讯
-
1个月前上市公司股票缴税上市公司股票缴税标准
-
1个月前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规则
-
1个月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作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员工的利弊
-
1个月前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股东表决权时效是多久
-
1个月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历表格式公司高管社会背景怎么填写